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上期)7.3 促进体内微生态平衡:肠道中的有害菌,在微生态失衡情况下,可导致肠道疾病。通过添加剂中的有益微生物(乳酸菌、芽胞菌、酵母菌及光合菌等)可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从而防治畜禽多种肠道疾病,其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7.4 提高免疫力和生长率:在发酵产物中,富含氨基酸、有机酸、核酸、多种维生素以及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植酸酶和生物活性物质等,这些物质可成为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和生长刺激因子,提高抗体和吞噬细胞活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防病促长,提高饲料报酬均有明显效果。一般可…  相似文献   
2.
3.
一、生物饲料发展概况 我国利用微生物发酵农家饲料已有多年历史,早在60年代我国农村大规模推广过发酵饲料、糖化饲料等。这是一种粗放型的厌氧发酵,可产生低分子有机酸,对调节肠道酸性环境,促进食物消化有一定作用,但对纤维分解和转化基本不起作用。 80年代,对秸秆类纤维饲料采用青贮、微贮、氨化、菌化等,提高了饲料适口性,对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消化有一定作用,但仍然不能有效转化植物纤维,营养成份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4.
冬季犊牛必须驱虫,确保犊牛安全过冬。在牛圈污脏、潮湿的情况下,寄生虫易从犊牛皮肤和口腔两个途径感染,20~25日龄的犊牛最容易感染。感染程度轻的症状不明显,较严重时犊牛消瘦,持续拉稀,严重时则水泻。 预防方法:把犊牛和母牛隔离饲养,搞好清洁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牛圈内的粪便和垫草,堆集发酵,地面常用干草烧灰撒上,保持牛圈清洁、干燥、保暖。治疗方法:①每1kg体重一次灌服丙硫咪唑20mg;②每1kg体重用30~40mg硫双二氯酚(别丁)配成悬浮液一次灌服;③每kg体重一次灌服磷酸左旋咪唑8mg。冬季犊牛也要驱虫$重庆市垫江县畜…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6 生物菌剂分类及作用功能 目前市场上推广应用的饲料生物菌剂,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益生菌:如双歧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菌等,这些菌剂,一般直接添加到饲料中喂养(不需发酵),对调节肠道有益菌群,促进消化和防治某些肠道疾病有较好效果。有的称这类菌剂为活菌剂、益生素、生菌素、促菌生等。 二类是酶制剂:酶是生物发酵产物,是一种生物活性蛋白,主要用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催化,可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利用率。酶的种类很多,如蛋白酶、淀粉酶、植酸酶、纤维素酶等等。市售酶制剂多为复合酶,一般可直接加入配合…  相似文献   
6.
代抗生素(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7.
功能型腐植酸液肥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源腐植酸(MHA)是从褐煤、风化煤或泥炭中提取的腐植酸,由于其分子量较高,螯合性和亲水性基团较少,故腐植酸(HA)不抗二价离子,不耐酸,在硬水(自来水)或  相似文献   
8.
前言饲料成本和农村自配饲料质量水平 ,已成为制约我国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绝大多数养殖户渴望自配全价饲料 ,以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从广大养殖户的利益出发 ,我们经大量的市场调查和多方位的开发研究 ,设计了“生物全价饲料和低成本高效益养殖技术”系统工程 ,即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和农副产品下脚料 ,种植高蛋白饲料菜 ,并采用全价饲料配方和生物发酵技术 ,即可生产出相似或优于全价配合饲料效果的“生物全价发酵饲料”(简称“生物饲料”) ,从而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 ,提高了养殖效益。一、生态型养殖技术的概念我们所指的“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发展迅速,全价配合饲料已在养殖业中占有很大市场和很高信誉,养殖效果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在广大农村,绝大多数还是使用农家饲料或简单的自配饲料,仍属粗放型养殖方式,效益低下. 经市场调查和开发研究,基于广大养殖户的利益,我们设计了"生物全价饲料和低成本高效益养殖技术”系统工程,即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和农副产品下脚料,种植高蛋白饲料菜,并采用全价饲料配方和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出相似或优于全价配合饲料效果的"生物全价发酵饲料”(简称"生物饲料”),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5 生物饲料发展概况 我国利用微生物发酵农家饲料已有多年历史,早在60年代我国农村大规模推广过发酵饲料、糖化饲料等。这是一种粗放型的厌氧发酵,可产生低分子有机酸,对调节肠道酸性环境,促进食物消化有一定作用,但对纤维分解和转化基本不起作用。 80年代,对秸秆类纤维饲料采用青贮、微贮、氨化、菌化等,提高了饲料适口性,对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消化有一定作用,但仍然不能有效地转化植物纤维,营养成分改变不大。 90年代,饲料酶的兴起,并结合多种菌株进行草粉(秸秆纤维)生物发酵,有的菌剂配方,确实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