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PCR技术从产蛋鸡输卵管基因组中扩增出1.1kb的鸡卵清蛋白5’调控区,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命名为pOV),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可作为调控序列来启动外源基因的表达。为下一步构建其调控外源基因的质粒表达载体作准备。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鸡的生物反应器和逆转录病毒法的研究,目前逆转录病毒法是制作鸡生物反应器的最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继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马立克病三大禽病后的又一重大的传染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疾病,主要引起鸡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931年首次发生于美国,1936年确定该病由属于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该病毒变异快,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致使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发生变化,能引起鸡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导致许多病变型,从而很难对该病确诊。由于变异快,血清型不断增多,目前已经分离出几十种血清型,且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给该病的免疫带来重大困难。鉴于以上特点,研究者对鸡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4.
<正>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继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马立克病三大禽病后的又一重大的传染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疾病,主要引起鸡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931年首次发生于美国,1936年确定该病由属于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该葬王毒变异快,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致使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发生变化,能引起鸡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导致许多病变型,从而很难对该病确诊。由于变异快,血清型不断增多,目前已经分离出几十种血清型,且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给该病的免疫带来重大困难。鉴于以上特点,研究者对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免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改进的诊断和免疫方法。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除了引起呼吸道症状外,还能引起多种病变,如肾、腺胃、肠等  相似文献   
5.
6.
用逆转录病毒法制作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鸡的生物反应器和逆转录病毒法的研究,目前逆转录病毒法是制作鸡生物反应器的最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了实验动物的分类及实验动物在医学上的应用,特别是在医学上应用的一些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前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集中在以卵清蛋白调控区来调控外源基因的表达。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以输卵管细胞的培养为起点 ,再研究外源基因在输卵管内定位表达的可能性 ,最后制作转外源基因能稳定遗传的转基因鸡。本文对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研究作一综述 ,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将鸡卵清蛋白5端调控区调控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pOV-hEPO特异表达载体用脂质体包埋,和供体细胞融合后,显微注射入450枚受体胚盘,采用代用蛋壳法培养制备转基因鸡,PCR和斑点杂交检测外源基因已整合入早期鸡胚胎生殖系统,为制备表达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用逆转录病毒法制作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