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科威──418代替不同比例豆饼饲喂奶牛的试验陕西省陇县神泉奶牛场张拴成陕西省陇县白牛寺奶牛场李安贤为了解决蛋白质饲料短缺,降低混合料成本,提高奶牛生产效益,我们两场于1993年底至1994年初,对科威──418(奶畜高蛋白复合添加剂)代替不同比例豆饼...  相似文献   
3.
陇县黄牛奶用改良现状调查和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展历史 70年代我县纯种奶牛仅关山牧场饲养,难以满足乳品加工厂的需要,加之纯种奶牛成本高、风险大、技术性强,群众难以上规模.因此,我们于1981年对全县6 805头本地黄牛进行了群测,并提出了黄牛奶用改良. 1982年根据已故原西北农业大学邱怀教授等专家的指导建议,及时制定了<陇县黄牛奶用改良工作方案>,经陕西省科委同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至今.截止2000年底陇县黄牛奶用改良已形成了较大规模,全县累计改良配牛10.7万头,共产各品代黄改奶母牛5.3万头,其中:黑黄(HY)奶改母牛4.7万头,三品种后代(HSY)母牛0.6万头.目前,全县存栏黄改奶母牛8 639头,其中一代3 023头,二代2 159头,三代1 927头,四代1 095头,五代以上435头.全县自1985年黄改奶牛实现人工挤奶以来,累计投产黄改奶牛21 790头,共产鲜奶7.6万t,实现产值1.07亿元.黄改奶牛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县奶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振兴县域经济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DDGS饲喂泌乳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组共27头奶牛的60天饲养试验表明,当混合精料中含8%、10%及12%的DDGS时,产奶量依次为19.82、21.96及19.15kg/d·h(P>0.05),与试验前奶量的增减值为-2.23、O.79及—2.18kg/d·头(P<0.05),饲料转化率为1.609、1.783及1.559(P>0.05),毛利润为9.03、11.56及8.32元/d·头,各组间乳成分无明显变化。表明DDGS可以饲喂奶牛,并以含10%DDGS的效果较好。DDGS的饲养效果取决于饲料组合,即奶牛精料补充料中含DDGS时,要注意补充磷,对高产奶牛还要考虑赖氨酸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6.
近两年,奶业市场呈现低迷走势,奶粉及奶制品滞销,导致鲜奶价格、奶牛价格下跌,养牛比较效益下降。受此影响,陇县奶牛养殖业相继出现一些问题,奶牛流失严重,奶畜饲养比较效益有所下降,奶产业受到较大冲击。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于2006年3月13日-17日利用一周时间,对全县7个乡镇、10个重点村的奶牛、牛群结构、产奶性能进行了全面调查,目的在于掌握陇县奶牛的生产性能指标,摸清牛群结构状况,分析陇县奶牛养殖业的生产现状,寻找制约奶牛养殖业的潜在因素,为壮大陇县奶畜产业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陇县是一个以奶畜产业为主导的畜牧大县,全县现有3户乳品加工企业,年鲜奶加工20万t,2005年全县奶牛存栏4.2万头,其中良种奶牛20419头,改良奶牛22061头,年生产鲜奶10.1万t,畜牧业产值3.57亿元,占农业产值的43%,人均牧业产值806元,目前已形成了以乳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养殖场户为基础,畜牧兽医执法服务体系为支撑,奶畜协会做协调的较为完善的乳品生产加工基地。但是,受全国奶牛产业下滑、饲料价格上浮等因素的影响,全县奶牛养殖户效益下降,出现了大多数奶农增产不增效,养牛不赚钱的不利局面,严重地挫伤了奶畜户的养殖积极性,给全县奶畜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笔者针对全县第3胎次泌乳母牛从奶牛13粮结构,泌乳量指标两方面着手,进行抽样调查,目的在于寻找当地奶牛不同日粮结构与泌乳指标的潜在关系,从日粮结构调整的角度寻找制约奶牛业经济效益的内在因素,解决奶牛饲养增产不增效的实际问题,为当地奶牛规范化饲养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