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6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麦叶面施肥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具有用肥少,肥效快,利用率高,经济简便等优点,是科学用肥的好方法。为把这一技术措施尽快用于大麦生产,我们在雅安市北效乡设置了田间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设计:共设3组试验1.1.1不同叶面施肥种类增产效果对比试验(主区试验):在抽穗和灌浆初期施用,设6种处理:(l)2%过磷酸钙十5%草木灰;(2)0.2%磷酸二氧钾;(3)2%过磷酸钙(4)0.3%磷酸二氢钾;(5)5%草木灰;(6)喷清水作对照。巫.豆.2不同叶面施肥次数和时期增产效果对比试验(附区…  相似文献   
2.
雅皮1号(原名Y20)系雅安地区农科所于1985年用二条大麦作母本,与父本82~14杂交,经多代选育,于1991年稳定成型。1996年4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当前啤饲兼用大麦新品种。适宜在我省川东南、川中北、盆中及盆西丘陵山区和坝区以及类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二棱皮麦,春性早熟。幼苗直立,叶色深绿,长势及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小穗着生密集,长芒,有锯齿,穗长方型,籽粒黄色、均匀、饱满、腹沟浅,具以下优良特性:1.1丰产、稳产性好:该品种在我所1992年大麦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319…  相似文献   
3.
雅安地处山区,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200余万亩,冬闲田,地占50万亩以上,另有数万亩幼龄园地待开发利用,是我区粮食增产的一大途径,也是当前发展大麦生产的最大潜力所在。雅安现已成为四川开发奶牛、羊、兔和瘦肉型猪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新建了“山城啤酒厂第六分厂”,每年需饲用、啤用以及粮用二亿多公斤,占全区粮食总产的45%左  相似文献   
4.
从无公害稻米生产角度,分析了影响优质稻米品质的生态因子,提出优质栽培的评价因素,为完善沿湖生态区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麦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测定方法──红墨水染色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子的发芽率是试验播种用种子品质的重要指标,为了比较准确地确定播种量,必须预先测定种子发芽率,为此,我们用常规法和红墨水染色法,对玉米和大麦种进行发芽率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发芽率相近,大安分别为89%和90%,玉米为72%和73%,但常规法测定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为7-10天,红墨水法测定只需10一匕分钟,且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和药品,适于在农村应用,也便于在外地调种或引种时采用。一、测定原理:有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种子发芽率(即生活力)的理论根据是:生活细胞的原生质膜对于各种物质具有选择适性,即…  相似文献   
6.
大麦是一种早熟、高产、抗旱、耐瘠的麦类作物,我区农民解放前就有种植大麦的习惯。目前,随着啤酒工业、饲料加工业及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人们食品结构的改变,作物布局的调整,大麦的社会需求量将米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场护有土地千亩,春有苕子遍野,夏逢七花满园,秋见荞麦盖地,冬闻油菜飘香.加之苹果成林,桉树纵横,野坝子数里,李桃杏争春,一年四季,蜜粉不断.百花盼蜂来,结实压枝弯.丰收的使者——蜜蜂,她造福于人类,使农业获得增产.我场  相似文献   
8.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区,具有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优势,现已成为我省开发奶牛、羊、兔和瘦肉型猪的重要基地。近期内,由联合国贷款,计划发展奶牛2—4千头、奶山羊10万只、肉兔和长毛兔150—200万只、出栏猪80万头,加之原有畜禽的发展,预计需饲料粮二亿多公斤,占全区粮食总产(五亿多公斤)的40%左右。为满足上述需要,腾出更多的玉米、小麦、红苕等饲用粮作食用和其它之用,急待寻求新的饲料资源,开发大麦生产。大麦的饲用价值及利用方式大麦用途广泛,主要作畜禽的优质饲料。全世界大麦饲用量占总产量的80—90%,我国  相似文献   
9.
威24八五年由四川省农科院从墨西哥引进,在我省连续几年的多点试验。示范中,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耐肥、抗倒力强,适应性广。为充分挖掘该品种的丰产潜力,进一步提高单产水平,加速示范推广,本文应用该品种参加八七、八八年大麦省联试中的产量性状,进行方差及回归分析,从中找出与产量关系密切的主要性状,再应用通径分析,明确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及总贡献。由此建立正规的理论模型。为规范化高产栽培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关联分析法评价我省大麦联试新品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振宗  李淑华 《大麦科学》1994,(2):36-37,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