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应日本国际纤维工程株式会社邀请,得到中国丝绸株式会社的支持,由市茧丝绸集团公司组织,报经市经贸委和市政府批准,我们一行四人赴日考察组,于1989年10月26日离渝到首都北京,10月30日离开北京乘飞机飞往日本大皈。在日本考察学习历时15天,在整个考察期中,我们始终坚持市公司对我们这次考察的要求,坚决按照市政府提  相似文献   
2.
重庆幅原辽阔,丘陵地多,境内河流纵横交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而且雨热同季,宜桑宜蚕,具有发展蚕桑生产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同时,我市发展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祖先为我们积累了可以借鉴的栽桑养蚕丰富经验.建国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大力发展蚕丝生产”方针指引下,一个群众性的栽桑养蚕热潮蓬勃兴起,蚕茧产量1988年已达到26500余吨,名列浙江、四川、江苏之后,居全国第四位.由于蚕业的发展促进了丝绸工业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家蚕微料子病在我省暴发并迅速蔓延。1989年全省因微粒子超标烧种10O多万张,占全省年生产蚕种量20%左右,直接经济损失1千多万元。因超毒和烧种造成对环境污染,蚕种供需矛盾所增大的损失更无法估计。尽管我省1987年以来,家蚕微粒子病暴发,引起了行业专家、学者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防微、控微除微的措施.但微粒子病不仅没有控制住,相反带毒面在扩大,病毒率在增加。以我市为例:1889年全市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蚕病食下传染,确保种茧丰收,针对近年来在防止蚕病食下传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意见.四川省在家蚕良种繁育操作规程中规定:采用含有效氯0.3~0.35%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桑叶,防止病从口入.漂白粉液与桑叶之比为4:1,浸泡桑叶4~5分钟(中途翻叶2~  相似文献   
5.
蚕病防治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阶 《蚕学通讯》2003,23(4):35-37,57
蚕病是养蚕和蚕种生产上主要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蚕农养蚕的收成 ,而且对蚕种场制种和蚕种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达到蚕无病、种无毒 ,提高养蚕与制种的经济效益 ,增强我市蚕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我市主要的传染性蚕病的发病规律、危害、防治现状以及对策等问题提出来 ,与同行学者和专家共同探讨 ,以求形成对传染性蚕病的流行规律及提高防病效果的共识 ,达到减少因蚕病而造成经济损失的目的 ,为重庆蚕业发展再作贡献。1 我市蚕病的种类与危害蚕病的种类较多 ,通常以致病的原因可分为传染性蚕病 (由致病…  相似文献   
6.
张明阶 《蚕学通讯》2003,23(1):36-39
1 养蚕布局与桑资源的利用现状 重庆一年养蚕次数,虽然各地不一,但主要蚕区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年养蚕4次,即养足养好春秋两季蚕的同时,增养夏蚕,看桑树上桑叶的多少再决定饲养晚秋蚕,一直延续到今,都为这种养蚕布局.下面将我市1999~2001年3年来养蚕发种量、产茧量、单产、桑园面积与1/15hm2桑养蚕数量和1/15hm2桑产茧量,以及蚕种出库时间分别列表于后,足以反映出重庆市种桑养蚕生产现状.据此笔者就我市"调整养蚕布局,提高蚕茧质量"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桑始叶螨在重庆地区自然条件下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结果。该螨在本地区11月下旬开始陆续进入越冬滞育状态。早春随桑发芽开叶上树为害,全年发生高峰期在5—7月。气温、降雨、大风、天敌对螨害发生有明显影响。桑品种以桐乡青、黑油桑耐害性较强。防治方面已筛选出防治该螨有效药剂有克螨特,NA—73(杀卵剂)、氧化乐果、辛硫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1990年至1995年六年间,重庆市累计检疫蚕种894万多张(毛种),微粒子病淘汰率为14.7%,蚕种场直接经济损失非常严重.同时,产需矛盾增大,对蚕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影响,从而引起重庆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科委牵头,组织科研、教学、生产三个部门的领导和科技人员成立了重庆市综合防微课题组.课题组的主要任务是:以江北、朱沱、铜梁、潼南等四个主要蚕种生产场为示范点.计划这四个场家蚕微粒子病  相似文献   
9.
张明阶 《蚕学通讯》2000,20(4):50-51
养蚕必须先种桑,桑成饲蚕这是蚕业界人士众所周知的。目前,对桑树布局,包括发展桑树区域的摆布,栽桑的地方、形式、规格等研究不够,而桑树布局好坏与否,不仅关系到桑叶产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关系发展蚕桑生产的速度与兴衰。如我市自1995年至今重庆蚕业大滑坡其原因除市场因素外,另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桑树布局不合理所致。 据我所知,重庆自六十年代起发展的桑树基本上是“四边桑”。当时的蚕桑生产是以生产队经营为主,集中养蚕,有专人护桑养蚕,又有一定的专用养蚕设施设备,易于贯彻蚕桑科学技术,因而,桑蚕单产较高,质…  相似文献   
10.
精制平附种孵化率及饲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制于附种集散卵和平附两者的优点,互补两者之不足,且用绵纸复盖防止了精制蚕种再污染和落卵遗失,实为蚕种制作一大改进.但农村大面积饲养此种的孵化率及产茧情况少见报道.1996年春、夏两季,重庆市蚕业制种公司与渝北区蚕桑站、蚕种场联合进行了入库、中感、出库三个时期制作精制平附种的前期死卵、催青死卵、总卵粒数、孵化率、实用孵化率和农村大面积饲养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