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2018年7月20日,山东省泰安市某猪场新购仔猪发生以腹泻、消瘦、贫血、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6.80%(67/250)和19.20%(48/250),病死率达71.64%(48/67)。剖检发现,病猪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外膜、胸膜、肠系膜、脑膜以及肝、脾表面有多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脾肿大。取病猪肝脏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和PCR检测,发现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NCTC4557株同源性为99.00%;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头孢噻呋、恩诺沙星、多西环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随采用饲料内拌入5.00%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对病猪肌内注射头孢噻呋钠进行治疗,同时对猪舍内外进行喷洒消毒,疫情因此得到有效控制。由此提示,猪场应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合理实施疫苗免疫等措施预防该病发生;一旦确诊疫情,要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高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