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为了解南疆部分高山牦牛感染牛无浆体的情况,将2018年采集于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哈尔诺尔牧场和喀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牦牛血样,以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提取的牦牛全血DNA进行PCR检测,并测序鉴定。结果显示,成功扩增了约1 500 bp左右的目的片段;哈尔诺尔牧场牦牛无浆体感染率为61.1%,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牦牛无浆体感染率为62.5%;阳性片段与基因库已记载的韩国牛无浆体相似性为98%,进化树分析显示与牛无浆体聚为一支。本研究为新疆高山牦牛无浆体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棒状体相关蛋白1(rhoptry-associated protein 1,RAP-1)是由棒状体分泌的与侵袭宿主细胞相关的蛋白。本研究以顶复门原虫RAP-1基因为靶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了巴贝斯属、疟原虫属、泰勒虫属的RAP-1基因进化树;应用软件预测分析RAP-1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以及二、三级结构,并表达纯化了马泰勒虫(Theileria equi)RAP-1重组蛋白。结果显示:巴贝斯属不同虫株相聚类,测定序列与马泰勒虫聚为一支,又与恶性疟原虫相聚类,表明亲缘关系较近。马泰勒虫RAP-1蛋白理论等电点为9.85,半衰期为30 h,总平均亲水性(GRAVY)为-0.368,无跨膜区;RAP-1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占比分别为38.5%、15.5%、27.8%、18.1%;构建的三级结构立体展现了RAP-1蛋白形态。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AP-1;该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蛋白大小为65 kDa。RAP-1蛋白可通过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纯化后的产物能被马泰勒虫标准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马泰勒虫入侵宿主的机制机理以及RAP-1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巢式群体可以利用多个亲本解析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1个共同亲本与6个基础亲本所配置巢式组合F2:3家系的种子脂肪含量数据,分析了花生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旨在探明不同的基础亲本组合中脂肪含量性状的遗传差异,为制定脂肪含量遗传改良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提供依据。6个组合的共同亲本为高脂肪含量的普通型大果品种豫花15号,其他6个基础亲本为不同脂肪含量和不同植物学类型的品种。结果表明,在不同杂交组合中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式有所不同,6个组合分别符合无主基因模型、1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模型和2对主基因等显性模型3种遗传模式。各种遗传效应的估计值也各不相同,主基因遗传力从32%到80%,说明不同杂交组合中,控制脂肪含量的基因位点差异及其重组和分离方式不同。高脂肪含量双亲杂交后代的高脂肪含量个体较多,但主基因遗传力较低,不宜在早代实施表型选择;双亲脂肪含量差异较大的后代脂肪含量变异幅度更大,能够选择到不同脂肪含量的类型。本研究也表明,巢式组合具有较丰富的脂肪含量变异类型,揭示出脂肪含量性状遗传的复杂性和多基因调控的特点,为较全面地了解脂肪含量的遗传提供了基础。该巢式群体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展脂肪含量的QTL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表达马驽巴贝斯虫新疆伊犁株Bc48基因,制备多克隆抗体,试验根据GenBank中马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新疆株Bc48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阳性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切胶纯化蛋白后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同时把该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N-flag中,将阳性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提取pCMV-N-flag-Bc48质粒转染到293T细胞中进行真核表达。结果显示,获得了大小约为15 ku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目的蛋白大小相一致;免疫BALB/c小鼠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验证,能特异地识别相应抗原,其抗体效价可达1:128 000,说明该多克隆抗体有较高的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真核表达质粒在293T细胞中表达Bc48蛋白。本试验可为进一步研究马驽巴贝斯虫功能基因及建立快速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在虫株的分类学研究及候选疫苗的研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建立马驽巴贝斯虫抗体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以纯化的马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产物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利用重组抗原与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方法检测马驽巴贝斯虫抗体。结果显示:制备出3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H2、7F4、11F4,通过对CI-ELISA条件筛选得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19μg·mL~(-1),单克隆抗体11F4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3.2×10~5,通过检测30份马驽巴贝斯虫阴性血清及20份阳性血清,确定该检测方法临界值为45%;特异性试验发现,该CI-ELISA方法不与感染马泰勒虫病的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具有特异性;用所建立的CI-ELISA检测临床血清90份,与标准c-ELISA试剂盒总符合率为92.2%、阳性符合率92.1%、阴性符合率94.1%。试验结果表明,该CI-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基于单克隆抗体(11F4)与重组蛋白(HIS-Bc48)所建立的CI-ELISA特异性、重复性好,可为新疆马驽巴贝斯虫的检测、监控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中草药提取物(ZY)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乳腺炎的调节作用。选取72只产后3~5 d SPF级昆明雌鼠,随机选择12只为空白对照组(BC组),其余60只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M组)、阳性对照组(Dex组)以及中草药提取物高(ZY-H组)、中(ZY-M组)、低(ZY-L组)剂量组,每组12只。除BC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对环境适应后进行乳腺炎造模。造模结束2 h后,ZY-H组、ZY-M组、ZY-L组小鼠分别给药16、8、4 mg/g中草药提取物,Dex组小鼠腹腔注射5 mg/k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BC组及M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连续处理7 d。结果显示,M组小鼠乳腺组织中乳腺腺泡及腺泡管结构遭到破坏并伴有炎性浸润。与BC组相比,M组病理组织学评分极显著升高(P<0.0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M组相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lenium 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 SeGUP)、乌拉尔甘草多糖(glycymhiza polyacchiade, GUP)对无乳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其联合的抗菌效果。【方法】通过药敏纸片筛选出对无乳链球菌敏感抗生素,采用最小二倍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得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 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和联合抑菌指数(FICI index, FICI);将无乳链球菌与120、60、30 mg/mL的SeGUP、GUP及抗生素分别等量混合后绘制细菌生长速率图;通过ELISA法检测细菌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β-半乳糖苷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及胞内DNA浓度,研究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对细菌细胞膜、细胞壁及DNA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对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无乳链球菌对SeGUP 480 mg/mL、GUP 480 mg/mL均呈现中度敏...  相似文献   
8.
肉羊产业作为新疆现代畜牧发展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加,养殖过程中存在饲养管理不当、养殖观念陈旧、疾病防控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致使养殖场妊娠母羊患妊娠毒血症疾病呈增多趋势,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主要针对肉羊妊娠毒血液症的发病机理、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剖检、诊断及鉴别诊断、预防及治疗进行初步探究,旨在为该病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表达马驽巴贝斯虫新疆伊犁株Bc48基因,制备多克隆抗体,试验根据GenBank中马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新疆株Bc48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阳性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切胶纯化蛋白后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同时把该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N-flag中,将阳性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提取pCMV-N-flag-Bc48质粒转染到293T细胞中进行真核表达。结果显示,获得了大小约为15ku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目的蛋白大小相一致;免疫BALB/c小鼠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验证,能特异地识别相应抗原,其抗体效价可达1∶128 000,说明该多克隆抗体有较高的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真核表达质粒在293T细胞中表达Bc48蛋白。本试验可为进一步研究马驽巴贝斯虫功能基因及建立快速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在虫株的分类学研究及候选疫苗的研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梨形虫病是由马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尤其在新疆发病率更高,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对区域性马产业的发展影响极大。为了解2018年新疆昭苏养马区域马梨形虫的感染情况,随机采集昭苏县18个乡镇的马全血及血清各858份,采用PCR和间接ELISA分别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检测的18个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CR检测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2.12%、13.87%和2.80%;间接ELISA检测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50%、10.14%和2.56%;不同年龄阶段筛查结果显示,在6岁以下的马匹感染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较高,并且不同地区的不同年龄阶段马匹的马梨形虫感染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次获得的昭苏县马梨形虫感染情况的一线数据,可为当地养马区域马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