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2.
伊维菌素注射液治猪、羊疥螨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维菌素(灭虫丁)注射液对猪、牛、羊、兔等动物的多种线虫和体外寄生虫均有很强的驱虫作用,现将笔者治疗观察效果报告如下:1治疗方法11药物国产灭虫丁,该药为20毫升/瓶,浓度20毫克/毫升,治疗剂量猪为1毫升/50千克体重,羊按1毫升/40千克体重,...  相似文献   
3.
中兽医处方是兽医工作者根据家畜临床证候的表现、按照组方原则、药物性能、归经和功效选择1至数味药物,走出适当剂量、剂型。处方决不是同类药物的堆积,更不是西医辨病中医用药,而是考虑家畜临证特点和药物特性辨证施治。如何开好处方,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与体会:1主辅有别,方理明确方剂的组织应有主辅之分,佐使之别。先主药,后次药,再加引经药,为此,才能突出治疗原则,井然有条,一目了然。至于药味多少,古今差异很大,再加上医者用药习惯不同,在临床上很难一致,但原则上宜“少而精,多而不杂”。《内经》曰:“大则数少,…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 武夷山市茶场小区养鸡专业户陈某有小鸡育雏室一栋(100m2),地面平养间6栋,每栋约140m2.平时该户饲养存栏数在6000~8000羽.在2009年2月17日,陈某带病死鸡20余羽来中心就诊.经了解,该批鸡4000羽是2月1日购入,6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加倍量饮水,12日龄用鸡法氏囊疫苗加倍量饮水,14日龄时发现几十羽鸡死亡,饲料的采食量减少,畜主就用土霉素粉拌料、恩诺沙星粉饮水,过了2d死亡数仍在增加,采食量也在减少,就随即到本中心求诊.  相似文献   
5.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危害母猪繁殖为主,新生仔猪大量死亡、架子猪呼吸障碍、双耳背面发青紫色为特征的疾病。该病近几年报道较多,临床上表现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易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上还常见到  相似文献   
6.
鸭感染棘口吸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的大部分乡(镇)养鸭户,出现了一种以肠出血、盲肠肿大坏死为特征的鸭病,其致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笔者把该鸭病的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调查发生该病时间都在每年秋收以后(即9 ̄11月份),也有部分在春夏之交的4 ̄5月份。鸭发病的日龄为1个月龄左右,体重为  相似文献   
7.
世界“双遗产”的福建武夷山,虽然以旅游业为主,但占80%的农村人口的种养业仍是一项支柱产业。特别是每年的秋收以后,为充分利用收割后冬闲田的自然资源,饲养1~2批的半番鸭作为增收的一项副业。但近年来,我市的乡(镇)养鸭户,大部分都被一种以肠出血、盲肠肿大坏死为特征的鸭病所困扰,其致病性和死亡率都很高。1流行情况调查1.1发生该病时间都在每年秋收以后9~11月份,也有部分在春夏之交的4~5月份。1.2鸭发病的日龄为1月龄左右、体重在0.25~1kg的幼龄鸭多见,死亡率在20%以上,成鸭基本不发生此病。1.3品种上基本是以半番鸭为主,其他品种发…  相似文献   
8.
2017年4月,武夷山市吴屯乡排头村林某饲养的2 000羽雏鹅发病,经检查诊断为传染性浆膜炎,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为葡萄球菌,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俗称“仔猪油性皮脂溢”、“仔猪油皮病”,是一种以急性全身性的皮脂溢出性皮炎为特征、具有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仔猪,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最高,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之成为僵猪,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福建省某些农村放牧鸭群中出现一种以盲肠肿大坏死为特征性病变的新鸭病,发病率可达20%~50%,死亡率可达10%~50%,本课题组的研究确定该病是由杯叶吸虫科、杯叶吸虫属中的一种新记录种-盲肠杯叶吸虫(Cyathocotyle caecumalis sp.nov)所致[1].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部分病鸭精神沉郁,吃料减少或废绝,拉黄白色稀粪,随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到10 d后死亡率又逐渐降低,部分病鸭也会耐过,生长缓慢.剖检可见盲肠肿大明显,盲肠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点状或斑状坏死,切开盲肠可见内容物为黄褐色糊状物,并有恶臭味,部分慢性病例的盲肠内容物形成干酪样栓塞,盲肠内壁坏死严重并呈糠麸样病变,仔细查看在盲肠内壁上可见白色虫灶.极个别病例直肠也可见到肿大和肠壁坏死病变.在临床上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均无效,用抗蠕虫药物(如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口服25 mg,连用3 d),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为更深入了解本病在本省流行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我们对3年来诊治的151例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