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为分析陕西某林麝养殖场林麝死亡原因,剖检死亡林麝,对有明显病变组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并用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测序,选取同源性高的8株细菌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在绵羊血琼脂培养基上为灰白色、透明、湿润黏稠、露珠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化试验和16S rRNA测序分析确定为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分离菌对环丙沙星、头孢拉定、氧氟沙星、氯霉素、丁胺卡那、哌拉西林、新霉素、麦迪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药物敏感,对苯唑西林、头孢呋辛、多黏菌素B、复方新诺明等耐药;分离菌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力,可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该菌株。  相似文献   
3.
羊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腹泻、肠粘膜显著增厚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传染病,多呈现隐形感染,该病潜伏期长,传播迅速,呈全球性分布,对畜牧业的危害巨大。本文立足羊副结核病研究进展的实际情况,梳理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对羊副结核病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诊断和免疫综合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讨论,为羊副结核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控羊副结核病政府需制定有效政策,养殖场需加强饲养管理,形成科学有效的防控系统,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