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在农业生产中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目前生产实际中,往往由于农户技术素质低加上病虫害发生年度间变化大,农户难以确切掌握防治技术,因此,在防治上普遍存在着盲目使用农药现象,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新型栽培技术的推...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水分收支变化特征,利用涡度相关和微气象方法对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年蒸散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探讨了环境和生物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年总蒸散量为481.9mm,年蒸散量约占年降水量的97%。生长季中日均蒸散量为2.3mm·d-1,而非生长季日均蒸散量仅为0.6mm·d-1。温度与蒸散量呈明显的指数关系;该区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强,但净辐射占太阳辐射的比例相对较低(46%),在非冻土时期,蒸散量与净辐射呈线性关系;研究区降水量相对丰沛,与温度和净辐射相比,土壤含水量对蒸散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说明高寒草甸的退化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蒸散量,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涵养水分的能力,净辐射和温度是驱动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蒸散最主要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
吡嘧磺隆是新型稻田超低量选择性内吸传导性的横卧豚类除草剂,经我们多年试验和应用示范,不仅对稻田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防效优良,而且对稗草也有较高的活性,具有杀草谱广、用药量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毗吨磺隆对秧苗安全性好,每公顷使用10%可湿性粉剂150~225g,催芽播种的早稻秧田和直播大田秧苗,出苗率和成秧率不受影响,可放心使用。盲谷播种田块不宜使用毗呼横隆,因为,处理秧苗畸形芽比率比对照增加29.7个百分点,成秧率比对照减少15.75个百分点。从防除种草角度看,宜在播种后立即用药,因为,从盆栽试验结果看,毗嘴磺…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宁海县桑洲镇红米稻地方品种资源丰富,为更好地发展宁海县的红米稻,现介绍了搜集的3个红米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米质分析,以期为红米稻的深入研究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小白瓜作为宁波传统的地方甜瓜品种,具有耐低温耐湿性强,果实质地松脆、味甜多汁、香气浓郁、品质优良等优点,但在长期繁殖、使用过程中受自然突变、天然杂交和人工选择等因素影响,群体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或混杂,严重影响农户的种植效益。我们根据被鉴定材料的特征特性表现与该品种原有的特征特性进行比较,判断种质资源纯合程度,以期筛选出符合原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为种质资源的提纯复壮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宁波市榨菜种植面积达1万hm~2左右,年生产鲜榨菜50万t,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之一。余姚是中国榨菜之乡,有榨菜加工企业百余家,年产值达10亿元,榨菜的生产及加工已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榨菜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宁波市榨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生产前景广阔。但生产上多采用地方榨菜品种,且混杂退化现象严重,常发生瘤状茎空心、加工品质差、采收期集中、先期抽薹等问  相似文献   
7.
直播稻田杂草萌发规律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定点调查表明,在浙江宁海直播稻田杂草萌发有3个高峰。第1峰在播后10~20d,以禾本科、莎草科杂草为主;第2峰播后30~50d,以阔叶杂草为主;第3峰播后60~75d,以藻类为主。第1、2峰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大,必须尽早开展综合治理控制草害  相似文献   
8.
甬优538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高产、中熟、优质、抗倒和抗病性强、收获指数高等特点。总结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春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球甘蓝为浙江省宁波市用于加工出口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生产上使用的部分品种叶片韧性不好,脱水加工容易碎裂,部分品种内部绿叶数少,加工利用率不高,还有一些品种内部叶片边缘容易发生焦黄。另外,甘蓝售价不高,而生产上使用的优质品种种子价格相对较高,导致种植甘蓝效益相对较低。因此,我们从国内相关单位引进了8个甘蓝新品种,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种质资源中一些优异性状基因的发掘和利用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尤其是可以增强农作物抗病耐逆性以及改善农产品品质。长期的作物育种工作实践证明,一个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往往来自于一个特异性状基因的利用,一个优异特性的基因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产业,正如小麦、水稻种质资源中少数几个矮秆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引发了世界第一次绿色革命一样。因此,农作物种质资源,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