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害虫栖居于土中,取食发芽的种子和苗木的幼根、嫩茎和幼芽部分。由于危害其根部,所以使苗木常常缺苗断垄,最终导致苗木面积死亡,严重影响到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鸡呜三省”之称。是云南省四大多雨中心之一,也是云南省稻瘟病发生最严重的县分之一,能种植杂交水稻的区域多属于籼粳交错区。近几年来,在水稻抽穗时期常遇到温度高、湿度大、寡照等自然条件,有利于穗颈瘟发生危害,每年度因穗颈瘟危害损失水稻产量不可估量。本文分析杂交水稻穗颈瘟发生危害现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几年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数量逐年递增,农用小型拖拉机由于操作简单,备受农民的喜欢,但也有很多农机手在操作时忽略了它的正确操作及注意事项。本文就农用小型拖拉机安全作业注意事项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4.
农机技术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点内容以及关键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相关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文章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地分析了加快农机技术推广的主要对策及重点和难点,深入地对加快农机推广工作中切实可行的途径进行阐述,力求全面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深化农机技术的改革和不断加强技术革新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以山东省国有东明林场3 a,5 a,8 a,10 a生杨树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室内试验与湿筛法分析了土壤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并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团聚体分布均以大团聚体(>0.25 mm)为主,在表层土层(0—20 cm)中,随林龄的增加,大团聚体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后增加再略减的趋势; 而在20—40 cm土层中,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为5 a>8 a>3 a>10 a; 在40—60 cm土层无显著差异;(2)在0—20 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3 a>5 a>10 a>8 a; 在20—60 cm土层,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无显著差异。土壤稳定性与团聚体的形成和有机碳密切相关,有机碳含量与GM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有机碳储量均呈现一定程度表聚性,在0—20 cm各林龄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59.17%~74.26%。在3 a到5 a阶段由于土壤淋溶作用,可能导致有机碳储量发生转移,从表层土层(0—20 cm)向底层土层(20—60 cm)转移,而在8 a到10 a阶段,有机碳储量从底层土层向表层土层发生转移。研究结果为揭示黄泛沙地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结构形成与有机碳提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基质诱导呼吸法和CO2释放量法研究了棉花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不同年份和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两年试验结果0~20 cm土层除2012年8月和9月份外其它时期和20~40 cm土层除2013年8月份外其余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均是秸秆还田显著高于秸秆未还田,而40~60 cm土层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土壤微生物活性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土层,除20~40 cm2013年4月和9月份以及40~60 cm土层的2013年5月和8月份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它时期秸秆还田均显著高于未还田处理。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不同年份和不同土层,除20~40 cm的2012年9月份和2013年6月份以及40~60 cm土层的2012年6月份、2013年5月份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它时期秸秆还田均显著高于未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7.
罗平县油菜综合示范区样板主要技术及成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1—2012年,罗平县种子管理站完成油菜综合示范样板68.67 hm2,样板采取六统一主要技术后,平均单产达3 175.5 kg/hm2,比非样板平均产量(2 622 kg/hm2),增产553.5 kg/hm2,增幅21.1%,共增收油菜籽38 t;千亩综合技术推广示范区采用旱地油菜高效生产集成技术,投入6 450元/hm2,与传统种植方式投入7 830元/hm2相比较,节约成本1 380元/hm2,节本17.6%,共节约94 760元,带动示范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作为经营主体在增收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市场、缺乏管理知识等一系列的挑战,因此,建立和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显得尤其重要。该文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结构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资金投入少、服务覆盖面不够、政府重视不够等问题,并提出加强服务组织、服务人才建设及发挥政府作用等对策,以期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微生物发酵床养禽基质垫料中病原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分析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对禽舍中病原菌的生物防控作用.[方法]参考国标检测环境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方法,以传统大棚养禽舍为对照,检测发酵床养鸡和发酵床养鸭舍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同时检测动物肠道中2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指标,从环境微生物和动物体内携带微生物方面分析发酵床养禽技术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发酵床基质中2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明显低于普通饲养舍组,发酵床养殖环境中禽的肠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也低于普通养殖环境中动物体内携带的病原菌数量.[结论]发酵床养殖环境可以显著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对控制禽类的细菌性传染病具有积极的生态安全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温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旋风分离器布置在过热器以后,其适合脱销的温度范围在分离器前不能满足,只能设置在炉膛出口甚至在炉膛上部,单纯通过SNCR技术进行脱销改造,脱销效率很难满足NOx排放在100 mg/Nm3以下。本文所提出的高效低氮燃烧技术结合SNCR,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