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经络穴位给药系统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穴位给药系统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具有经穴效应和药物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穴位给药方式是穴位埋植和穴位注射,而常用穴位主要是后海穴、百会穴、肺龠穴.随着经络穴位给药系统的广泛应用,新型经络穴位给药制剂和经络穴位给药作用机理已成为经络穴位给药系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针灸的主要目的是治病,针灸治病是在中兽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依据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及诊断治则等进行辨证论治。针灸治病即不是针对病原,也不单单是直接作用于患病器官和组织,而是作为一种特殊刺激,作用于体表一定部位,起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疏通经络,  相似文献   
3.
正长春市某奶牛场多头高产奶牛发生以前胃弛缓,运动迟缓无力,喜爬卧,驻立行走时两前肢上部颤抖为特征的疾病。当地兽医按奶牛软骨症和风湿病这两种病治疗不见疗效,而且病情日趋恶化,遂前来笔者单位求诊。本院根据奶牛场场主口述无法确诊,故前往该奶  相似文献   
4.
采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和大鼠足跖蛋清致炎观察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采用肾上腺素致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活血化瘀作用。结果显示:生肌散对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提高小鼠热板法所致疼痛反应的痛阈值并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对肾上腺素所致小鼠耳廓微血管管径收缩有扩张作用,并能改善微血管流速。结果表明,生肌散提取液局部外用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和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5.
药典方剂生肌散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考察生肌散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试验通过单次及连续多次在豚鼠背部皮肤涂抹生肌散,观察生肌散对动物皮肤的刺激作用;通过连续4周在大鼠背部皮肤涂抹生肌散,观察生肌散反复多次长期使用对机体产生的亚慢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局部外用生肌散对皮肤刺激小,没有亚慢性毒性,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评价兽药典方剂"止咳散"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对其进行了止咳化痰作用研究。通过浓氨水诱咳,测定5 min内小鼠咳嗽次数及咳嗽潜伏期,通过小鼠气管段酚红法测定酚红分泌量。结果表明,止咳散高、中、低剂量组咳嗽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作用与右美沙芬相同,而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高剂量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效果要优于右美沙芬组;止咳散中剂量组酚红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作用与氯化铵相似。结果表明,止咳散能够明显减少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促进酚红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止咳化痰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的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体外炎症模型,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人参皂苷Rhz硫酸化衍生物B2(Rh2-B2)对TNF-a、IL-6、IL-1β和IL-10合成的影响,以及对NF-k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1mg/L和5mg/L的人参皂苷Rh2-B2能显著抑制RAW264.7合成TNF-a、IL-6和IL-18(P〈0.01),同时显著促进IL-10的合成(P〈0.01),并且通过显著抑制IkBa的降解而阻止NF-kB/p65易位入核(P〈0.01)。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h2—B2可能通过阻断NF-kB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药典方剂止痢散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评价止痢散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毒理学研究。通过小鼠灌胃给药对止痢散的急性毒性进行了测定;以生理盐水对照组、止咳散低剂量组(4 g/kg)、中剂量组(8 g/kg)、高剂量组(16 g/kg)对大鼠连续灌胃给药4周,记录每日饮水量、饲料采食量及每周体重,测定末次给药后24 h及停药2周后血液生化指标及血常规,做病理切片,评定其长期毒性。结果显示:小鼠口服止痢散的LD50为124.8g/kg,95%可信限111.2~142.5 g/kg,单味雄黄的LD50为10.5 g/kg,95%可信限9.7~11.1 g/kg;且对大鼠连续灌胃给药4周期间,止痢散低剂量组大鼠没有出现可见的毒性反应;中、高剂量组大鼠呈现出明显毒性反应,具体表现为采食及饮水量减少,体重减轻,消化道充血、出血,肝脏存在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水泡变性,肾脏、心脏轻度出血,血清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碱性磷酸酶升高等;不过高剂量组大鼠用药期间也没有出现死亡;上述毒性反应在停药2周后基本消失。以上结果表明,止痢散的毒性较低,按兽药典规定剂量用药是安全的,但长期使用能引起蓄积作用,造成肝肾损伤,其毒性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9.
中西结合治疗奶牛前臂神经丛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月份,长春市某奶牛场多头高产奶牛发生以前胃迟缓,运动迟缓无力,喜爬卧,驻立行走时两前肢上部颤抖为特征的病例.当地兽医按奶牛软骨症和风湿病这两种病治疗不见疗效,而且病情日趋恶化,于3月15日到吉林大学动物医院求诊.  相似文献   
10.
药典方剂止咳散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评价兽药典方剂"止咳散"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受国家药典办委托,对其进行了毒理学研究。通过小鼠灌胃给药对止咳散的急性毒性进行了测定;以生理盐水对照组、止咳散低剂量组(7 g/kg)、止咳散高剂量组(14 g/kg)对大鼠连续灌胃给药4周,记录每日饮水量、饲料采食量及每周体重,测定给药后24 h及停药2周后血液生化指标及血常规,做病理切片,评定其长期毒性。结果表明,止咳散的LD50120 g/kg,且对大鼠连续灌胃给药4周,期间各剂量组体重、饲料采食量、饮水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给药后24 h及停药2周后尿素氮、肌酐、血糖等血液生化指标及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心、肺、脾、肝、肾等主要脏器组织切片亦未见异常。以上结果表明,止咳散毒性较小,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