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6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西部草地灾害类型及致灾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是一种可作为饲用的草本植物占据优势的植物群落,中国草地面积有60亿亩,其中西部的草地占87%,目前,西部草地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草地畜牧业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草地灾害的长期存在并日趋势严重。本文通过对西部草地灾害的类型和致灾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提高草地生产能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防止草地灾害发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彭珂珊 《四川草原》2003,(3):5-8,10
农牧交错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通过建国50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成为一条经济产业带,生产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农牧产品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并对西部地区起着重要的吸引和辐射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按照典型剖析、专题研究、总结提高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农牧交错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经济学理论在环境恢复与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生态经济学力求将生态因素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来。研究生态因素与经济因素现象的关系,寻求经济活动与生态变化的良性平衡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研究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衡表现。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之要求。提出了防治生态环境恶化之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为250~600mm,地表水平均径流量为136.91亿m3,人均484.58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3。阐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调水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培肥地力以肥调水、轮作倒茬调水、抗旱育种调水、间隙休闲调水、径流农业调水、节水灌溉农业调水和化学技术调水增产技术的作用,为黄土高原发展节水型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998年6月~1998年9月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以高水迎峰,上压下顶,峰急水猛,时长量大为特征。分析洪灾形成的主要原因,除气候反常、降雨集中等自然因素外,也存在水土流失,植被减少,围湖造田,河道淤积,水利工程失修、老化,法制观念淡薄,投入问题尖锐,承灾功能脆弱,人口急剧增长,协调失误等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农业高效调水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 ,大部分地方的降雨量为 2 5 0~ 6 0 0mm ,地表水平均径流量为 136 91亿m3,人均 484 5 8m3,仅为全国人均的 1/3。自然降水年际变率大 ,季节分布不匀 ,干旱灾害频繁 ,水资源缺乏 ,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限制因子。同时黄土高原地形复杂 ,沟壑纵横 ,土地贫瘠 ,风蚀、水蚀和沙化严重 ,农业生产不稳定 ,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使水资源问题突出。因此 ,径流调水 ,以肥调水 ,抗旱保水 ,化学调水 ,灌溉节水等调水技术 ,是发展黄土高原高效农业的关键技术。重点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几种调水方式和增产途径 ,可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要根据不同区域存在的巨大外在差异和内在区别,采取不同的路径和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点研究典型地区县域退耕还林还草及与之相应的发展模式,以期为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土流失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水土流失直接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所有的生态破坏中,水土流失称之为“环境破坏第一杀手”。针对我国山地丘陵面积大、地质条件复杂、人为破坏加速、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整治经验及野外工作所积累的大量数据分析,以生态恢复学为指导,总结了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研究了水土流失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了水土流失给生态安全造成的巨大危害,展望了水土保持的预期目标,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还草下陕北养羊业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老区养羊业发展历史悠久,养羊业是其畜牧主导产业中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人们经常强烈地干预着的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重要的生态经济子系统之一。在全面分析陕北老区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加入WTO新形势对该区养羊业的影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后,认为现阶段陕北养羊业必须放弃传统的放牧养羊生产体系,提出发展高效设施养羊是实现陕北老区养羊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根据草地和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模式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要求,综合分析了我国农牧交错区的基本现状,系统论述了农牧交错区存在的草地"三化"突出、农业生产低下、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研究和寻求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技术与途径,进一步探讨在西部大开发中农牧交错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