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榧的发展前景与栽培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榧(TorreyagrandisPort.)为红豆杉科香榧属、第三纪孑遗植物,简称榧或榧子,古称皮子、赤果、玉山果。它是集果用、油用、药用、材用、观赏于一体的珍贵树种,综合利用价值高。目前香榧人工栽培及产量甚少,市场价格不菲,发展空间很大。其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苏、福建、江西、湖南及贵州等长江流域以南的部分省区。据作者实地考察及查阅有关资料,我省浮梁、婺源、黎川、资溪、萍乡境内以及武夷山一带有野生香榧的分布,且有些是成片分布,多处于野生状态,人工商品化栽培几乎是空白。由于香榧的珍贵及其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浙江、…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是猕猴桃(Actinidia Lindl.)的起源和分布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黄宏文等,2000;FergusonHuang,2006)。毛花猕猴桃(A.eriantha)是中国特有的极具开发潜力的野生资源,果实易剥皮,维生素C含量高,自然分布区域较窄,绝大部分处于野生状态(汤佳乐等,2014)。目前,商业栽培的猕猴桃品种普遍不易剥皮,易  相似文献   
3.
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对该校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体系、教学方式、教材、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考核制度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为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影响板栗贮藏的因素及几种贮藏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影响板栗贮藏的因素及几种贮藏方法陈金印,徐小彪,李凡(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南昌330045)板栗是我国特产干果之一,其营养丰富,除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外,并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据测定每100g板栗含水分46.69g,蛋白质4.8g,脂肪1.5g,灰分1.1...  相似文献   
5.
赣椪1号是 1 998年江西省审定推广的无核柑良种 ,果实表现无核 ,平均单果种子数仅为 0 1粒 ,果形端正 ,大小适中 ,肉质脆嫩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 ,风味浓 ,有香气 ,耐贮性好 ,品质优良。该品种适应性较强 ,早结丰产性能好 ,适于矮化密植栽培。  相似文献   
6.
江西不同产地南丰蜜桔果实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省境内12个不同产地的"杨小2-6"南丰蜜桔果实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杨小2-6"南丰蜜桔果实色泽、肉质、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杨小2-6"南丰蜜桔果实主要品质指标与产地的生态条件关系密切.随纬度增加,其果实色泽、化渣度及风味出现变差现象,可溶性固形物与固酸比呈现下降趋势,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现无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7.
‘赣猕6号’系从野生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自然变异群体中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果实长圆柱形,果面密被白色短茸毛。果实中大,平均单果质量72.5 g,最大单果质量96 g。果肉墨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可滴定酸含量0.87%,干物质含量为17.3%。维生素C含量7.23 mg·g-1。果实成熟期为10月下旬。果实后熟达食用状态时易剥皮,肉质细嫩清香,风味酸甜适度。  相似文献   
8.
盛夏干旱期猕猴桃园百喜草覆盖与敷盖的生态生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盛夏干旱期,猕猴桃园行间百喜草覆盖(Covering)与株间百喜草敷盖(Mulching)可以降低地表温度,根际土温与冠幕气温,有效保持土壤含水量及冠幕空气相对湿度,随干旱期的持续延长,猴猴桃园土壤含水量,叶片水势,叶片光合速率均逐渐降低,而进喜草覆盖与敷盖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它们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对中华猕猴桃矮型种质“赣猕5号”进行了离体培养与快繁研究。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在MS 6-BA1,0 mg/L NAA0.1 mg/L培养基上进行诱导。诱导出的不定芽分别在MS ZT1.0 mg/L 6-BA 1.0mg/L NAA0.2 mg/L IBA0.1 mg/L和W h ite IBA0.5 mg/L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增殖系数可达4.6,生根率可达94%。完整小植株经炼苗、移栽后的最终成活率为95%左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江西野生猕猴桃20种或变种的叶片POD同工酶,并运用相似关系R-链连接法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种间POD同工酶谱存在很大的差异;(2)POD同工酶有阶段性和相对稳定性,可运用于猕猴桃属植物的亲缘关系鉴定和初步分类;(3)模糊聚类反映了各分类群的亲缘关系,与传统依据形态分类提及的亲缘关系大体一致。本研究将江西猕猴桃属植物聚为4类,这与传统的分类方式并不一致,只有净果组的几个种成为单一类群,其余种或变种相互混杂。因此,认为现有的分类方法有待于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