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1篇
  9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同期日线损已经成为供电企业重要的管理指标。各种电力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及数据质量是影响同期日线损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系统应用深度化、数据分析融合化,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线损情况,实时监控同期日线损,提升同期日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基层供  相似文献   
2.
油桃矮化密植早结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春季 ,我们采用早熟油桃艳光和早红宝石芽苗 (干粗 0 7cm左右 )密植 ,每 6 6 6 7m2 栽 2 2 2株。在萌芽后的 3~ 7月份采用快速促长措施扩大树冠 ,并在花芽分化关键时期 (7月份 )实行控梢促花。 2 0 0 1年 5月果实成熟期测定产量 ,每 6 6 6 7m2超过了 10 0 0kg。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合理密植 采用株行距 1m× 3m合理密植 ,每6 6 6 7m2 栽 2 2 2株 ,可提高单位面积的早期发枝量 ,以增加早期产量。过稀 ,叶面积指数低 ,枝叶不能迅速覆盖全园 ,不能早丰产 ;过密 ,由于成本和技术要求高 ,不易大面积推广使用。2 …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是我国畜牧业大省,饲料转化率低是造成养殖成本高、效益低的主要原因。2015年3~5月对河北省地区规模化奶牛场主要饲料资源的利用情况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奶牛饲料资源种类较单一,且粗饲料主要依赖于进口或远途运输。对27份饲料样品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后发现,花生秧粗蛋白含量为7.76%、粗脂肪含量为1.75%,且含有大量矿物质,与羊草的营养成分相似;甘薯秧粗蛋白含量为13.23%、粗脂肪含量为2.99%,均优于羊草,与燕麦的营养价值相当;全株谷子的综合营养价值优于羊草。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河北畜奶牛日粮配方、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奶牛的养殖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顺应蔬菜多功能利用开发的新业态发展趋势,佛山市近年来在观赏、食用型辣椒盆栽生产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在观赏型辣椒品种的特征特性、盆栽管理技术特点及延长果实观赏期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观赏、食用型辣椒种植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苗基质配比、适宜播种时期、定植营养土调配、肥水温光管理、保花保果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取得了每667 m~2种植2 000盆,每盆价格平均30元,667 m~2产值达60 000元,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普通辣椒2倍以上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优良的种质资源是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茄子创新资源的抗性水平,培育适应华南地区高温和青枯病易发特点的新品种。本研究利用茄子苗期耐热快速鉴定和浸根接种青枯菌鉴定方法,对12份茄子创新自交系开展耐热性和抗青枯病鉴定。获得处理4天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和热害指数。发现8份紫红长茄中有3份为耐热(13009-4-4-3、3309-5-4-1-2和5-1-1-2-1)和2份中等耐热(3-1-2和10009-3-2-1);3份白茄中有1份耐热(10009-5-3-1-1)和1份中等耐热(10015-5-3-4-1);苗期接种6周鉴定筛选获得1份高抗(3309-5-4-1-2)、2份抗病(10009-3-2-1和3410-14-1-4-2)和1份中抗(3-1-2)青枯病材料。根据耐热和抗病鉴定结果共获得1份(3309-5-4-1-2)耐热高抗青枯病自交系,1份(10009-3-2-1)中等耐热抗青枯病,1份(3-1-2)耐热和抗青枯病均表现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辣椒基因组中全面鉴定WRKY转录因子并筛选出受辣椒疫霉菌诱导的CaWRKY基因,并分析关键CaWRKY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以CM334和NMCA10399为材料,基于辣椒基因组和RNA-seq数据,并在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下通过qRT-PCR技术检测基因表达并分析。全基因组共鉴定出69个CaWRKY基因。接菌后12 h,抗、感材料中分别鉴定出7个和3个差异表达基因;接菌后36 h,分别有13个和22个差异表达基因,表明抗病材料能更快速应答。在筛选出的8个关键CaWRKY基因中,CaWRKY19CaWRKY65受SA诱导上调表达;CaWRKY50受MeJA诱导上调表达;CaWRKY25受SA诱导上调表达同时受到MeJA抑制下调表达,而CaWRKY49同时受SA和MeJA抑制下调表达,推测CaWRKY19CaWRKY65通过SA,CaWRKY50通过JA,而CaWRKY25CaWRKY49则通过SA和JA信号途径参与辣椒抗疫病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 Jacq.)BCAT基因家族成员的分布、性质及表达模式。中国辣椒是辣椒的5个主要栽培种之一,果实通常具有由支链酯类形成的浓郁果香。支链氨基酸转氨酶(BCAT,Branched-chain Aminotransferase)负责催化支链氨基酸合成相应2-氧代酸,是催化合成支链酯类的第一步反应酶。【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中国辣椒的BCAT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表达分析和克隆。【结果】获得5个BCAT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CcBCAT1、CcBCAT2、CcBCAT3、CcBCAT4和CcBCAT5,随后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克隆CcBCAT1~CcBCAT4。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分布于辣椒的4条染色体上,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氨基酸长度在184~557 aa,分子量为20.29~89.60 ku,等电点为5.57~8.34。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cBCAT1定位于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他基因家族成员均位于叶绿体。CcBCATs基因时空表达分析显示,CcBCAT1-4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Cc...  相似文献   
8.
曾莉  刘颖圣  徐小万 《农学学报》2023,13(11):55-59
为研究赏食兼用型辣椒花瓣和果实紫色性状遗传机制,以白辣观赏椒F7和紫辣观赏椒F8作亲本,构建6个世代群体(P1、P2、F1、F2、BC1、BC2),采用目测法分析6个世代群体的花色、青熟期果色性状,研究辣椒花瓣和果实紫色性状遗传规律。结果显示,F1代辣椒花瓣和青熟期果实均表现为紫色,说明辣椒花瓣和青熟期果实的紫色对白色均为显性,F2代分离群体紫色和白色都符合孟德尔3:1的分离比例,表明辣椒花瓣和青熟期果实紫色花瓣性状各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BC1代分离群体紫色和白色都符合1:1的分离比例;BC2代辣椒花色和果色均表现为紫色,但有颜色深浅的区别,表明控制辣椒花瓣和青熟期果实紫色的基因具有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9.
辣椒是我国华南地区南菜北运最重要的种类。30 多年来,华南地区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和育种公司共同努力,选育了许多具有华南特色的优异品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概述了华南地区辣椒新品种选育及主要育种技术研究进展:(1)辣椒新品种选育方面,华南地区已选育出青皮椒、黄皮椒、指天椒、线椒等各类型品种,其中粤椒一号、辣优 4 号、茂椒 4 号、东方神剑、汇丰二号等在当时辣椒种子市场占有较大份额。(2)辣椒抗青枯病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菌肽 B、D 基因导入辣椒,获得抗菌肽 B、D 基因转化辣椒抗青枯病工程株系,并获农业农村部批准进行田间试验。(3)辣椒耐高温、湿涝机理研究方面,通过高温高湿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转录本衍生片段、DNA 甲基化、表达谱和 miRNA 等多组学数据,揭示了辣椒耐高温高湿机制,阐明了辣椒杂交种基因均呈非加性的表达模式。(4)辣椒疫病特异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方面,利用辣椒抗疫病材料 CM334 和感病材料 10399 为亲本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并对辣椒根腐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表明在广东辣椒疫霉菌优势生理小种 Race 3 侵染下,辣椒根腐疫病抗性性状为显性单基因控制,并将抗性基因 PhR10 定位在约 2.6 Mb 范围内。(5)辣椒雄性不育研究方面,利用回交或逆向回交系统选育技术,选育出辣椒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辣椒三系配套并应用,同时对辣椒雄性不育机理进行了研究。针对华南地区气候特点及消费习惯,提出对未来华南地区辣椒育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常见的人畜禽共患的病原菌,可引起人的急性食物中毒和慢性肠道感染,或导致动物的坏死性肠炎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采用对长双歧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单独培养和共培养的方式,研究表乳糖及其同分异构体乳糖、乳果糖等特异性碳源对双歧杆菌的生长特性及其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双歧杆菌能够在以表乳糖为碳源的m TPY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并显现出与乳糖相似的生长趋势。在与产气荚膜梭菌共培养的过程中,长双歧杆菌能够显著地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且表乳糖相较于乳糖和乳果糖,能显著提高长双岐杆菌的存活率。还利用牛津杯法对长双歧杆菌培养上清液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效果进行评价,证明其培养上清液对于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上述结果为应用长双歧杆菌抑制产气荚膜梭菌提供理论依据,对深入研究表乳糖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