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3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2月份,武威地区某鸡场成年产蛋鸡拉稀、血便,产蛋量下降。鸡群群体表现精神委顿,冠冉发白,羽毛污乱,食欲不振。剖检病鸡6只,胴体均呈羸瘦,营养不良状;胃肠内寄生虫感染强度为:蛔虫7—9条.异刺线虫14—16条,棘沟赖利绦虫1—6条,斧钩华首线虫3—5条,除此尚寄生有其它内寄生虫;肠粘膜弥漫性出血和脱落,肌胃虫孔处化脓或坏死;细菌学检查未查出致病菌。诊断为胃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优势虫种为鸡蛔虫、异刺线虫和绦虫。为安全、有效做好群体驱治工作,用盐酸左旋咪唑和丙硫咪唑以不同剂量分别对35只病鸡先行驱治试验,筛选理想药物和最佳剂量,以利群体驱治。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鸡 10月龄星杂288鸡35只(公19、母16),粪查均有多量鸡蛔虫、异刺线虫、绦虫等虫卵及球虫卵囊。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1、  相似文献   
2.
促卵泡素3号(LRH-A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等3种外源性激素均可增加体外培养条件下牦牛垂体组织分泌LH和FSH的能力。培养液中LH和FSH含量与加入的LRH-A3量呈正相关,与加入的PMSG和hCG的量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3.
猪胚胎多能性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妊娠26.0~29.0d的猪胚胎,分离培养原始生殖细胞(PGCs),在STO细胞饲养层上生长,形成了多能性干细胞(EG)。发现其具有干细胞的显著特性,并能在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上皮细胞和胚泡细胞。试验使用A、B、C3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PGCs,结果在形成EG细胞集落的数量和EG细胞分化上有着明显的差距,说明血清的质量和浓度以及细胞因子对干细胞的生成和增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羔羊痢疾是新生绵羊羔的一种急性接触性毒血症,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特征为病程短促,下痢,在小肠上形成溃疡。农户对羔羊痢疾病统称为"羔羊痢疾",对有血便的病例叫做"血肠子",对便中无血的腹泻病例称为"拉稀病"。在防治本病时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才能得到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及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部位皮肤上的定位及相对表达量,探究牦牛皮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采用HE、Masson’s三色和Verhoeff VG染色法,对成年牦牛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对HIF-1α的mRNA和蛋白在成年牦牛皮肤组织中表达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颈部血管与神经密度最高,前臂部和小腿部次之,跖部最低,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HIF-1α主要表达在表皮层、毛囊的上皮根鞘、皮脂腺、汗腺、血管、神经;颈部、前臂部和小腿部强阳性表达,跖部阳性表达。HIF-1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跖部明显低于其他部位(P<0.05),其他三个部位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颈部最高,跖部最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成年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不同血管和神经形态结构相似,密度从颈部到前肢再到后肢差异显著。HIF-1α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说明皮肤在牦牛适应低氧环境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羊螨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体表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寄生虫病,对羊群生长、健康均造成不良影响,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绵羊螨病的临床防治措施,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螨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组织学技术对36头处于发情周期的健康成年母牦牛卵巢卵泡的结构与发育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牦牛发情周期中卵巢卵泡发育的组织结构与其他牛基本相似。每对卵巢中原始卵泡数和生长卵泡数在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发情间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前期的囊状卵泡数与发情期、发情后期和发情间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期和发情后期均与发情间期差异显著(P〈0.05)。闭锁生长卵泡数在4个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期的闭锁囊状卵泡数与其他3期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发情前期和发情间期均与发情后期差异显著(P〈0.05)。各级卵泡的闭锁形式各有特点。在生长卵泡、囊状卵泡及相应闭锁卵泡的卵泡膜中均见到了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  相似文献   
8.
为了创立在用户庭院就能应用的玻璃化保存性别控制胚胎的冷冻剂稀释处理方法,采用细管内3种不同液体层构成(A、B、C)法,对新鲜分割胚一步法稀释后的存活能力进行了研究;其次用特定细管最小容量冷却法与上述3种不同液体层构成中效果较好的B法对玻璃化冷冻溶解的新鲜分割胚、体外受精分割胚及冷冻溶解的体外受精分割胚进行一步法稀释后的存活能力予以对比。结果,3种不同液体层构成间胚胎的存活能力无显著差异,B法较高;应用特定细管最小容量冷却法在冷冻溶解的新鲜分割胚、体外受精分割胚及冷冻溶解的体外受精分割胚一步法稀释后的存活能力均显著高于B法。结果表明,特定细管最小容量冷却法是更有效的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青叶中4(3H)喹唑酮体外抗H1N1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用MTT染色法测定大青叶中4(3H)喹唑酮通过不同加药方式对H1N1型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大青叶中4(3H)喹唑酮对H1N1型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和对细胞内病毒有抑制作用。结论:大青叶中4(3H)喹唑酮具有明显的体外阻止H1N1型流感病毒吸附到靶细胞和抑制H1N1型流感病毒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归因于胚体的信号和黄体对孕酮的产生,在反刍动物,胚体滋养层分泌的激素抑制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PGF2α。在发情周期的绵羊,孕酮下调子宫内膜腔上皮和子宫腺上皮孕酮受体基因的表达,并伴随着上皮雌激素受体和催产素受体的增加。在催产素的作用下,子宫开始分泌溶黄体作用的前列腺素F2α。在妊娠绵羊,孕体滋养层产生的干扰素可作用于子宫内膜而直接抑制雌激素受体基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的转录。孕酮、干扰素、胎盘催乳素和生殖激素共同组成了一个"作用网络"来调节子宫的功能分化和子宫腺的形态发生,从而维持绵羊妊娠。本文综述了绵羊妊娠识别、建立和维持的信号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