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感染4周龄以内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程极短,死亡率很高,已被列入我国进口禽类检疫对象之一。本病在我省尚未见报道,但在国外广泛流行,苏联、法国、英国、西德、匈牙利、日本、印度、加拿大及我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均有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984年初,深圳市某鸭场引进台湾省樱桃谷雏鸭,发生以肝、胆、肾有特征性病变、死亡率高达80%以上的疫病。我们对此病进行了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及病原检验等方面的工作,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并用康复血清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是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各种年令的鸡都可以发生。在自然发病的鸡场中,对成年鸡一般根据症状和剖检变化是容易作出诊断的,但对雏鸡的新城疫则极易发生误诊。我们曾遇到一些鸡场将雏鸡的新城疫误诊为鸡枝原体病或鸡支气管炎,从而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致使该病蔓延扩大,造成极大  相似文献   
3.
1985年末和1986年初,深圳地区某种鸽场从香港引进的种鸽群发生以拉稀、脚和翅麻痹、头颈扭曲、旋转运动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疫病,死亡率达24%左右。我们从发病鸽的脏器及泄殖腔中分离出2株新城疫(ND)病毒(ND_1和NDS_2)。为了摸清病毒的毒力及其对鸽的危害性,我们用NDS_1,NDS_2毒株人工感染30日龄幼鸽,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试验材料一、新城疫毒株 1.NDS_1毒株:1985年12月分离子香港引进、在深圳隔离观察的杂种皇鸽的泄殖控,经鸡胚传4代,HA价为1:320。  相似文献   
4.
731禽霍乱弱毒菌苗对鸡免疫注射后,虽然可以产生令人满意的免疫力,但由于免疫期只有3个月左右,而且免疫注射时需要大量的人力捉鸡,给大型养鸡场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菌苗的推广和应用。731禽霍乱菌苗饮水免疫,由于需要菌苗的剂量过大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禽霍乱二联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与禽霍乱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两个主要传染病,若能将二种疫苗联合在一起制成联苗作一次预防注射,即可以同时预防新城疫与禽霍乱二种疫病,可以减少防疫的次数和劳动力。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报告如下。试验材料和方法一、菌种:禽霍乱弱毒菌株有731与731S,均为本室选育的禽霍乱弱毒菌株。新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目前已有三种不同的血清型——Ⅰ、Ⅱ和Ⅲ型 DVH,三型之间不存在交叉中和反应和交叉保护作用。而且感染日龄、死亡率和剖检变化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继“从台湾引进白鹦雏鸭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报告”之后,1985年11月间深圳地区另一鸭场——沙河澄海鸭场,从内地引进的北京白鸭,暴发了日龄更广泛,死亡率更高,剖检变化有所不同的病毒性肝炎,且因用上次流行时耐过鸭制备的血清治疗无效,但应用本场发病的耐过鸭制备的血清治疗效果显著,初步诊断为不同型的鸭病毒性肝炎,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和症状:  相似文献   
7.
巴斯德最早发现,用在人工培养基上长期培养而致弱的禽霍乱杆菌给鸡接种后,可产生对禽霍乱感染的抵抗力。但在实际应用时,证明了这种方法并不实用。因禽霍乱致弱的程度不一致,有时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此后,许多人进行了禽霍乱死菌苗和活菌苗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某养鸡场饲养的一批(7000多只)近80日龄的石歧杂种鸡,于1988年3月底发生一种以显著的呼吸困难,摇头咳嗽并吐出带血的粘液为主要症状的疫病,一周内死亡600多只,经诊断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我们试用双倍量的鸡传染性喉气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西欧的一些国家和美国相继报道了鸽感染新城疫的病例,并分离到Ⅰ型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Type Ⅰ,简称为 PMV-Ⅰ)。1986年1月中旬至2月下旬,深圳地区某鸽场的鸽只感染Ⅰ型副粘病毒病,引起乳鸽大量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