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病理学和病原学角度对临床一起疑似羊痘病例进行了系统的检测分析,确诊该起病例为绵羊痘病毒(sheep poxvirus,SPPV)感染所致。对病死羊进行大体病理剖检,病羊口腔黏膜、尾根及肺脏等内脏器官表面可见有大量痘疹样结节;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肺脏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并伴有上皮化生;此外,在肺泡上皮细胞胞浆中可见有嗜酸性病毒包涵体,该结果提示这起病例可能是羊痘病毒感染所致。之后从病原学角度进行了检测分析,电镜负染观察可见典型的痘病毒粒子;RPO30、P32、Kl基因的PCR检测结果显示,均扩增出与预期目的片段大小相一致的条带;P32基因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SPPV-AV40的亲缘关系较近,证实了该起病例的病因为SPPV感染所致,命名为SPPV-Jilin分离株(KF991006)。该分离株RPO30和Kl基因的测序分析结果发现,与山羊痘病毒相应序列相比,其RPO30基因缺少21bp的核酸序列,而Kl基因在902~925bp位置处存在缺失,该结果表明RPO30和Kl基因将可能用于绵羊痘病毒与山羊痘病毒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