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杜洛克猪为世界著名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耗料省、产瘦肉多、肉质好等优良特性,是当前我国发展商品瘦肉猪的主要终端杂交父本之一。我们在浙江省有关部门帮助和支持下,于1982年5月从美国布拉斯加州向有关SPF猪场引进杜洛克公猪7个血统、母猪8个血统共数十头种猪。继而进行繁殖扩群。1986年该群杜洛克猪列入“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为中国瘦肉猪新品系选育课题父系选育之一(SI系)。目前已形成250母猪、25头公猪的选育繁殖群,向国内18个省市和省内54个县(市)推广杜洛克种猪6000余头。为明确杜洛克猪(SI系)在本地区自然环境及饲养条件下的繁殖性能,以便更好地为开展杂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该繁育群猪进行了测定分析。一、材料和方法1、测定观察项目:计有产仔数、活仔率、初生重、断奶重、育成率、泌乳力、妊娠期、发情表现及发情周期。2、数据来源:本文收集的数据来自我研究所试验场杜洛克猪繁育群1986~1994年繁殖成绩(2239胎)及专项试验测定结果。泌乳力为1987年测定,其中初产母猪3头,经产母猪3头;母猪妊娠期测定了134头(胎);发情周期观察测定了56头母猪。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杜洛克猪的泌乳性能,我们于1987年3~5月份在所试验场进行了杜洛克猪泌乳力的测定。材料与方法1.供测猪的选择:按测定要求的时间选初产和经产母猪各3头,产仔后母猪平均体重分别为146.667±10.276千克和  相似文献   
3.
我国集约化养猪生产在八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这种生产工艺先从国外引起,然后经过一些科研、生产单位的研究摸索,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普遍实行这一生产方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不能说已经具有共识。现结全我们的试验研究结果,谈谈有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季节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家畜的性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对家畜的繁殖性能亦产生直接作用。本地区年平均温度为15—17.7℃,且四季明显,夏季炎热,在七月份日最高温度超过35℃为20天左右;冬季渐冷。目前一般猪场控温手段(设备)落后,尤为夏季降温,直接影响种猪的繁殖性能。随着养猪生产的工厂化、集约化的发  相似文献   
5.
6.
杜洛克猪是当前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我国近几年来,陆续从国外引进。我院饲养的杜洛克猪是1983年从美国引入的,已繁育了第一代,生育表现良好。现将我院的饲养管理和繁育技术扼要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7.
应用专门化品系的选择理论与方法,对杜洛克猪(SⅠ系)进行了连续10年8个世代的遗传选育.选育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出生至90kg体重的日龄缩短8d,平均日增重增加62g,每千克体增重耗料减少0.24kg,平均背膘厚减少0.44cm,胴体瘦肉率提高3.62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分别为5.00%,8.86%,8.45%,27.50%和5.98%.选育后的SⅠ系猪表现出优良的杂交配合力,杂交商品猪的主要经济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台系杜洛克猪生产性能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95头台系杜洛克母猪和32头肥育猪测定,产仔数,初产7.76头,经产9.48头;产活仔数,初产7.21头,经产8.85头;肥育猪30-100kg阶段,平均日增重754g,饲料利用率2.65;活体测定,背膘厚1.39cm,瘦肉率62.56%;屠宰测定,胴体背膘厚1.41cm,眼肌面积41.18cm^2,胴体瘦肉率67.52%。导入美系杜洛克猪血液25%,50%,75%的肥育猪性能:日增重分别为755,769和815g;饲料利用率分别为2.95,3.08和2.59;100kg体重时活体背膘厚分别为1.44,1.44和1.46cm;估测瘦肉率为62.69%,61.65%和61.66%。台美系杜洛克母猪与台系和美系进行回交,与长白猪或大约克猪进行杂交及横交,产仔数分别为7.88,9.17,9.21和8.69头,产活仔数分别为6.67,8.42,8.46和8.38头。  相似文献   
9.
随着瘦肉型猪饲养量的日益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我国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多采用鱼粉,一方面需大量耗资进口,而另一方面,畜禽加工过程中的大量副产品(下脚料)未得到合理充分利用.目前世界养猪业都力争立足本国饲料资源,积极进行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研究,欧美各国多利用肉骨粉、屠宰下脚料等作为蛋白质饲料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我国也从多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高温对养猪生产的不利影响已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所证实.就繁殖母猪而言,热应激可导致发情延迟和减弱,受胎率下降,胚胎死亡增加或流产,甚至因热射病死亡.随着我省集约化养猪生产方式的发展,由于母猪采用高密度限位饲养技术,对降温措施的研究和实施更显得重要和迫切.为此我们在进行"集约化养猪生产配套技术的研究"中,根据本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