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徐洪根 《广西蚕业》2006,43(2):46-47
江山市清湖镇农民积极摸索塑料大棚栽培茭白技术,经过近几年实践,取得了成效.据统计,每亩茭白产量2850千克,产值11400元;而常规种植的每亩产量只有1600千克,产值3200元.大棚茭白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上市,比常规种植的茭白提早1个多月,而且产量明显提高.茭白种植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清明前后可除去大棚.养蚕的蚕农正好可以利用冬闲时养蚕大棚的材料搭建种茭大棚,多种经营可提高蚕农投资养蚕大棚的经济效益.大棚栽培茭白技术,主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浅谈桑树侵染性病害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桑树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受到病原的侵染而发生.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桑树病害的防治工作,必须做到"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植保方针.防与治的目的,都为了消灭病害,抓"防"就是把病害消灭在发生之前,或抓住病害发生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加以歼灭.等到桑病大流行再治,必然要多花几倍于防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在生产上已造成损失.因此,消灭桑树病害一定要立足于"防".抓"防"也不能丢"治","治"是"防"的继续,因为有的病害通过"防"的措施,并不能完全消灭,如果不治,也会造成损失.所以,对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应该从下列几方面着手,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