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分别利用钼蓝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元素分析仪和Salkowski比色法测定5株蕲艾内生细菌溶磷、解钾、固氮和产IAA的能力,并比较它们对黄州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菌株Acinetobacter pittii lzy-1、Pseudomonas psychrotolerans lzy-2和Pantoea sp. Lzy-3既能溶剂有机磷(8.28~23.72 mg/L),也能溶解无机磷(75.57~342.77 mg/L);Curtobacterium luteum lzy-9只能溶解无机磷(358.02 mg/L)。5株待测菌株都具有解钾能力(5.77~19.77 mg/L),lzy1和lzy9具有固氮活性,且固氮能力相当(发酵液氮含量分别为8.55、8.73 mg/L)。除了lzy1,其余4株菌都能产IAA(10.38~15.43 mg/L),其中lzy2产IAA活性最高。5株菌均对黄州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中lzy2提高发芽势的效果最为显著,lzy9对下胚轴长和株高的促生效果最为显著,增长率分别为191.22%和83.23%;Bacil...  相似文献   
2.
除草剂草甘膦对板栗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除草剂的使用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种常用手段,伴随而来的是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失调及污染严重等生态问题。为了促使板栗能健康生长并保证其果实品质,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技术,分别对草甘膦施用后不同时间采集的根际土壤样品中细菌16S rRNA的V3-V4区和真菌ITS1-ITS2区进行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情况。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以草甘膦处理6和12d后,板栗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无显著变化,真菌多样性显著降低,真菌丰富度先增加后不变。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板栗根际土壤优势细菌菌门主要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等,优势真菌菌门主要是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随着草甘膦处理时间的增加,变形菌门、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均先增加后不变,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先增加后降低,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先增加后保持不变。研究结果表明:草甘膦对板栗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影响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气相和液相色谱法常用于检测氟苯尼考在动物产品和环境样品中的残留水平。本文比较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检测氟苯尼考的优缺点,同时重点对动物产品和养殖场相关环境样品中氟苯尼考的提取和净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样品前处理方法有不同,乙腈是良好的蛋白沉淀剂,有助于动物产品的纯化;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比动物产品更复杂,色谱串联质谱能够有效提高其检测效率。本文旨在归纳氟苯尼考的残留检测的色谱方法,为动物类食品安全和氟苯尼考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