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沼气的发展方向:从替代薪柴型转向替代液化气天然气型"十一五"期末,广西全区农村五年新增沼气用户106万个,全区沼气池入户率提高到46.4——这两个响当当的数据,充分展现了广西农村沼气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今年5月28日至6月4日,由自  相似文献   
2.
在粉碎的玉米秸秆中添加不同的复合菌剂进行预处理,研究玉米秸—猪粪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沼气的能力。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剂处理比不添加复合菌剂处理累计产气量高10%以上;CH4含量相差不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施用沼渣对三角梅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高效地利用沼渣,以三角梅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单施沼渣、单施猪粪及沼渣和猪粪混配对三角梅主茎粗、株高、冠径等生长指标以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月试验周期内,施用沼渣对三角梅主茎粗和株高的影响均没有明显差异,但施用猪粪后的三角梅冠径明显大于施用沼渣和不施肥的三角梅;而施用沼渣后的三角梅开花比不施肥和施用猪粪的处理开花提前,而且花期也较长,尤以30%沼渣处理开花整齐,花期较长。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存储期的猪粪为原料,加入接种物,发酵温度设置为常温(南宁地区7、8月份),记录59 d产气量。通过沼气累计产量和甲烷含量的测定、产能的分析,探究不同存储期的猪粪厌氧发酵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7 d自然堆沤处理的猪粪在59 d中产气最高,达到2.151 L,0 d和14 d处理的猪粪次之,累计产气量分别为1.816 L和1.895 L。有着29 d处理的猪粪累计产气量最少,为1.304 L,只有7 d处理产气量的60%。试验表明,猪粪存储期过长(一般超过15 d)不利于厌氧发酵提高沼气产量。而自然堆沤7 d左右的猪粪产气潜力最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广西推广的地下水压式沼气池和地上移动式沼气池的特点,以猪粪为发酵原料,并以相同的发酵浓度投料,进行地上和地下式沼气池产气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水压式沼气池的产气量和产甲烷量都显著高于地上移动式沼气池,而2种形式的沼气池中甲烷含量相差不大。此外,温度对2种形式沼气池的产气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西农林废弃物的特点,研究制成沼气颗粒发酵原料,并与猪粪进行产气性能对比试验,为农村沼气原料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2013年全区农村能源系统按照统一要求上报的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材料的美丽乡村建设调研中收集的相关材料和数据。1.2方法材料由专职的信息人员负责资料的收集、统计、汇总和上报,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调研,采用数理统计、归纳总结方法和用SPP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结果与分析2.1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方式分析面对垃圾围城及围村难题,广西推动垃圾分类试点由城市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菌渣产沼气潜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食用菌菌渣的有效、合理和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并为沼气发酵拓宽原料来源渠道,以含有沼渣的食用菌菌渣作为沼气发酵原料,在常温条件下(25~34℃)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试验。结果表明:菌渣在发酵60 d 内的总产气量为1.38 m3,产沼气潜力为0.12 m3/kg TS,日平均产气率为0.15 m3/(m3·d),甲烷含量在发酵12 d 时达到50%以上,此后一直保持在57%左右。结论:含有沼渣的食用菌菌渣是优质的沼气发酵原料,菌渣厌氧发酵能有效解决轻型基质类原料厌氧发酵结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西省6种池型的户用沼气池进行产气量、甲烷含量和池内温度变化测试,分析了各主要参数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比较各种池型的优缺点,以期为农村沼气池池型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沼肥在桉树上的应用性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情况,本研究通过对桉树进行等养分肥料施肥,力求探索出沼肥的应用前景,试验结果表明:桉树施用等N、等水分的肥料,施用沼液比施用复合肥+沼液、施用复合肥在树高、地径、胸径以及材积上有明显优良的长势,且大部分指标都达到显著差异,为桉树施用沼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