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建立了快速检测鱼源沙门氏菌的BA-ELISA工作程序。该程序灵敏度为105个/mL,可经受108个/mL杂菌的干扰,对含有10个以上沙门氏菌的接种标本经21~23h两步增菌后即可检出,可在25~27h内报告结果,比常规分离培养方法缩短3~5d。从6个品种的498尾淡水鱼和7个品种的160尾海水鱼,共采集标本778份,以常规分离培养法检出29份阳性标本,分离率为3.7%。对包括该29份分离阳性标本在内的184份鱼源标本实施BA-ELISA的结果表明,两法的符合率为96.73%,BA-ELISA法的敏感性为100%(29/29),特异性为96.1%(149/155)。独立性检验表明,两法检测结果间有极显著意义的一致性(P<0.01)。血清学分型表明,分离的菌株全部为鼠伤寒沙门氏菌(1,4,5,12:i:1,2)。  相似文献   
2.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戴秉丽(农学农机系农业微生物室长春130062)开发食用菌新品种是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基础。目前以自然选育、理化诱变和杂交育种等常规手段为主体的食用菌育种研究中,正在逐步引入现代生物技术,旨在促进现有食用菌品种...  相似文献   
3.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戴秉丽(农学农机系农业微生物室130062)(二)食用菌原生质体变系统另一类原生质体研究是与常规诱变手段相结合的,统称为食用菌原生质体诱变系统。一些研究应用该系统产生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这类工作大多旨在为原生质体融合...  相似文献   
4.
5.
盾负泥虫控草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分布我国南北旱地,是东北地区大豆田内顽固性杂草,其生命力和繁殖力强,具多分枝特性。盾负泥虫Lema scutellaris(Kraatz.)是鸭跖草天敌,在北方只取食鸭跖草,为探讨盾负泥虫对鸭跖草的自然控制作用,作者做了如下研究。 1 盾负泥虫发生期与鸭跖草生长期同步性观察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成虫配对饲养进行观察,3年重复观察的结果表明,盾负泥虫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和土块下及枯枝落叶中滞育越冬。鸭跖草1叶1心时(5月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籽鹅血液生理常值(包括红、白细胞数,凝血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沉,凝血时,白细胞分类)与血细胞中的POX及ALP进行了测定。血液生理常值测定基本按北京农业大学《全国畜禽生理生化常值测定》规定进行;血细胞中酶的测定以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OX测定用Washburn氏法;ALP测定用改良Gomori氏法。测定结果如下:红细胞数:2.4676M/μl;白细胞数:27.4905k/μl;凝血细胞数:58.1930k/μl;血红蛋白:9.8814g%;红细胞压积45.2821%;血沉:15min—0.3931mm,30min—0.8397mm);60min—1.4724mm,120min—3.0190mm;凝血时:163.1865S;白细胞分类:异嗜性粒细胞—36.1290%,嗜酸性粒细胞—3.9820%,嗜碱性粒细胞—1.7900%,淋巴细胞—50.9070%,单核细胞—7.2400%;血细胞含POX情况:除嗜酸性粒细胞为阳性反应外,其余均为阴性;含ALP情况:除嗜酸性粒细胞和红细胞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