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抑菌圈法,对10种杀细菌剂在火龙果茎腐病病原上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53.8%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剂(杜邦TM)、45%代森铵水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火龙果茎腐病病原均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45%代森铵水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达到78.88%和71.42%,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2.380 2.477x,y=2.896 1.146x,EC50分别为0.4929,0.0240。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效果次之,抑制率达到66.67%,直线回归方程为y=1.020 1.040x,EC50值为2.5686。这3种药剂可作为火龙果茎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2.
名字既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又是一定历史文化、社会意识的反映。吕叔湘先生曾精辟地指出:“词汇不仅指一般用词,也包括专名。例如地名能反映居民迁徙的经过;街巷名能反映过去的工商业活动;人名能反映人们的意识形态,其中包括生活理想、道德准则以及宗教信仰等”。从表面上看,人名是一种语言现象,但实质上,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了它所服务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以热带地区常见植物萝卜、绿豆、黄瓜、柱花草和苋菜为受体植物,测定小飞蓬的水浸液对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小飞蓬水浸液显著抑制5种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如0.20 g/mL小飞蓬茎叶水浸液对苋菜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的RI值分别为-0.822和-0.892。小飞蓬水浸液对萝卜、柱花草以及苋菜3种受体植物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当根部水浸液的浓度为0.15 g/mL时,这3种受体植物幼苗的根都受到了极显著的抑制,其RI值分别为-0.399、-0.622和-0.667。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小飞蓬水浸液对不同受体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强弱差异显著,其中苋菜受到的化感作用最强,柱花草次之。小飞蓬水浸液中的化感物质大部分能溶于乙酸乙酯中。  相似文献   
4.
2009年陕西春季层状云增雨卫星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9年2月7~8日陕西层状云降水过程的分析,用MODIS极轨卫星资料反演云系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①2月7日白天云顶温度-10℃,云滴有效半径(Re)为10μm左右,云体较厚,含有丰富过冷水,冰晶或大滴不足;②夜间在有高云参与的情况下,产生了较好的降水;③持续稳定的中低层状云系存在较好的增雨作业机会。用FY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天然鲜胶乳中分别以盐酸羟胺、硫酸羟胺、盐酸联胺、硫酸联胺、水合联胺、盐酸氨基脲、苯胺等作恒粘剂,采用微生物凝固工艺制备的天然橡胶(NR)在常温贮存过程中门尼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盐酸羟胺、硫酸羟胺的用量在0.05%(对干胶)时就可以使NR的门尼粘度稳定,可制得低粘度的恒粘NR;水合联胺的用量需要达到0.20%~0.30% 时,可制得中高粘度的恒粘NR;盐酸氨基脲的用量在0.05% 时,可制得中等粘度的恒粘NR,用量在0.10%~0.20% 时,可制得低粘度的恒粘NR;苯胺的用量在0.01%~0.03% 时,可制得中等粘度的恒粘NR,用量在0.05%~0.20% 时,可制得高粘度的恒粘NR;硫酸联胺和盐酸联胺无法使NR 的门尼粘度稳定,但它们能使NR的门尼粘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假臭草水浸液对受体植物SOD和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完善假臭草化感作用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CK)、0.005、0.010、0.030、0.050g/ml]假臭草茎叶水浸液处理白菜和萝卜幼苗,研究不同处理受体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水浸液对2种受体植物均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效应,且白菜对水浸液的敏感程度大于萝卜;随水浸液处理浓度的增大,萝卜幼苗SOD、POD活性及MDA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白菜幼苗P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MDA含量不断增大,白菜幼苗SOD活性在水浸液0~0.030g/ml浓度范围内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结论]假臭草对受体植物具有很强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椒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建立合理的植物间套作机制、杂草的生物防治及研制新型植物源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测定胡椒叶水浸液对绿豆、萝卜、柱花草和刺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对胡椒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胡椒叶水浸液对萝卜、柱花草和刺苋的种子萌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增大,达到0.05g/ml时,抑制作用最强;对不同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效应。萝卜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增大。[结论]该研究为胡椒化感作用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