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红麻是原产热带非洲的锦葵科的一种一年生草本工艺纤维植物,株高3~5m,秋天开黄花类类似木芙蓉.该植物种植主要分布在非洲、印度、东南亚、中国、美国及加勒比海沿岸一带.茎皮纤维可替代黄麻用作麻袋、绳索、渔网等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奶牛的阶段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305天)、干乳期(产后306~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 ,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因此 ,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 ,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 ,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 ,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一胎的产奶量等 ,此环节管理如稍有失误 ,就会给以后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根据奶牛产奶水平和营养需要量的不同进行科学合理的阶段饲养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奶牛的泌乳期可分四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内)、泌乳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305天)、干乳期(产后306~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至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需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绵羊球虫在内蒙较为常见,通常造成羔羊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偶尔引发死亡。为了摸清呼伦贝尔草原绵羊球虫的种类,我们于1998~2000年对来自呼伦贝尔草原主体部分牧业四旗的150只绵羊进行了球虫检查,旨在为进一步制定防治对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促进养羊业更快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粪便采自海拉尔区南门外屠宰场,选来自牧业四旗的当年羔羊(其中:新左旗40只、新右旗30只、陈旗40只、鄂温克旗40只)做为检查对象,宰前肛门取粪。用离心漂浮法收集卵囊,从每份粪样取10g置于烧杯内,加饱和盐水捣碎,过60和200目筛,滤液2000r/min…  相似文献   
5.
羔羊肝肺坏死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兽医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牛羊腐蹄病,羔羊肝肺坏死病也偶有发生,但大面积流行并不多见,现就呼伦贝尔草原羔羊流行的肝肺坏死杆菌病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羔羊肝肺坏死病在呼伦贝尔草原的牧业四旗都有不同程度流行,发病率较往年大幅上升,流行范围之广也是前所未有的。个别牧户由于本病损失严重,发病率达羔羊总数的20%,死亡率接近100%。发病羔羊从3~60日龄均有,但以一月龄左右的羔羊居多。生前很少见到明显症状,以突然死亡为特征。2剖检变化肝肿大,质地较硬,散布大…  相似文献   
6.
当前 ,通过带菌家畜污染的畜产品所传播的人畜共患病例 (特异性致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氏杆菌等 )在不断增加。畜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普遍关注 ,从而也成为其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畜产品安全卫生方面 ,各国都加强了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制度体系建设和相关技术的开发。为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 ,首先应有效控制和降低家畜饲养 ,生产现场 (饲养场、屠宰场等 )及畜体所携带的病原菌。只有准确掌握病原菌在家畜饲养环境以及畜体内的消长规律 ,才能为家畜的安全饲养和畜产品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8.
(上接2003年1期1页)2保证饲料及营养物质的合理配给2.1产前30天精料配方:我国奶牛饲养所用的粗料,一般平均粗蛋白质含量在5%~8%,产奶净能为3.766~4.184兆焦/千克;在这样的粗料条件下,体重600~650千克和500~550千克奶牛干乳后的精料配方为:玉米52%和44%、豆饼34%和48%、麸皮13%和37%、食盐均为1%。日粮组成:体重600~650千克和500~550千克奶牛,干乳后期每日每头采食精料3千克、中等羊草3.0~3.5千克和2.5~3.0千克、玉米青贮18和17…  相似文献   
9.
地球环境的恶化 ,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畜牧业生产中的畜禽排泄物 ,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污染源。目前在集约化饲养场 ,畜禽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而以放牧为主的草原畜牧业 ,随着放牧规模的不断扩大 ,放牧地的粪便处理问题 ,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家畜排泄在放牧地的大量粪便 ,需要通过物理和生物过程自然分解 ,如不能快速分解 ,就会对草场、地下水及附近河流造成污染 ,并导致家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和蔓延。粪便的生物分解过程主要靠细菌微生物、昆虫和蚯蚓等的作用来完成。已知与分解粪便有关的昆虫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