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底物组成、水料比、硫酸铵含量和硫酸亚铁含量为试验因子,以游离棉酚脱毒率为响应值,进行L9(34)正交试验,研究棉籽粕发酵底物中各因素对游离棉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发酵棉籽粕游离棉酚含量的4个因素主次顺序为水料比、发酵底物组成、硫酸铵含量、硫酸亚铁含量。正交试验表明,最优脱毒棉籽粕组成条件为:发酵底物97.4%(其中棉籽粕70%、麸皮15%、玉米粉15%),硫酸铵含量2%,硫酸亚铁含量0.6%,水料比0.8。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棉籽粕多菌种固体发酵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接种量、发酵温度以及发酵时间为自变量,游离棉酚含量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游离棉酚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最终确定棉籽粕固体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3%、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76 h。在此条件下,游离棉酚可以下降到(82.03±3.14)mg/kg,实际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