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对15个谷子品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间变异系数的变幅为1.52%~44.25%;产量与穗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5.69%。在高产谷子品种选育中,首先要注重对穗粒质量的选育,然后再综合考虑其他性状。  相似文献   
2.
邯郸市谷子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邯郸市推广种植较多的8个谷子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产量较对照冀谷19增产,增产幅度为3.6%~20.6%,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豫谷18、冀谷38、豫谷15、济谷15、冀谷31、济谷16。张杂谷8号抗倒伏性较差,较对照减产6.9%。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粱籽粒灌浆动态规律,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3份高粱品系dk81、a8203、sh18在开花期测定开花速率;在灌浆期对穗部上、中、下3层定期取样,测定百粒重、籽粒含水量、总淀粉含量等性状。经回归分析发现高粱穗部灌浆上、中、下层不完全同步;中部百粒重干重与开花后天数符合三次方曲线;中部淀粉含量随着灌浆出现多峰曲线;百粒重干重与籽粒含水量也符合三次方曲线。因此,可以用籽粒含水量与百粒重干重建模结合淀粉含量预测最适收获期。  相似文献   
4.
不同立地下白桑-花生间作系统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的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种不同立地下桑粮间作生态系统的土壤状况、生物量、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立地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丘陵梯田白桑平均冠幅、条长、基茎、条数、地上总生物量分别只有平原沙地白桑的80.00%、70.85%、76.19%、68.46%和67.75%;平原沙地和丘陵梯田桑粮间作系统地上总生物量分别为10.64和5.65t·hm-2,其中平原沙地系统内白桑占47.84%,花生占52.16%,丘陵梯田系统内白桑占54.69%,花生占45.31%,平原沙地系统生产力达到11.11t·hm-2a-1,为丘陵梯田的1.90倍;2种立地下5种营养元素总积累量差异明显,分别为281.98和140.80k·hm-2,其中平原沙地系统内白桑占37.03%,花生占62.97%,丘陵梯田系统内白桑占45.22%,花生占54.78%;不同立地条件下,丘陵梯田间作系统5种营养元素总量的归还率为34.43%,比平原沙地高23.23%.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谷子邯谷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邯谷2号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6个密度处理水平,分别为45万、60万、67.5万、75万、90万、105万株·hm-2,分析了邯谷2号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水平的增大,谷子的株高、生育期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茎粗、穗长、穗粗、植株干重、成穗率、单穗重、穗粒重、出谷率和千粒重均呈逐渐减小趋势,处理间差异显著。谷子产量随密度水平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当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达最大值5 720.67 kg·hm-2。通过曲线估计得到的二次曲线方程y =-0.6915x+98.194x+2 194.014能够有效模拟邯谷2号的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当x=71,即谷子密度为71万株·hm-2时,邯谷2号可获得理论产量最大值为5 679.94 kg·hm-2,与实测适宜密度基本一致。因此,邯谷2号最佳种植密度范围为60万~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高产绿豆品种选育中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依据,以2015~2016年河北省绿豆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数据素材,分别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7个绿豆品种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变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56%~13.60%,其中,单株荚数变异系数最大,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6.86%。在高产绿豆品种选育中,首先应注重对单株荚数的选育,然后再综合考虑其他性状。  相似文献   
7.
邯谷2号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谷11为母本、冀谷14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其黄谷黄米,成穗率94.43%,出谷率为83.47%;2016~2017年河北省谷子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平均产量为5 559.0 kg/hm~2;抗旱性、耐涝性、抗倒性均为2级;抗谷锈病,中抗谷瘟病和纹枯病;粗蛋白质含量10.13%,粗脂肪含量2.18%,总淀粉含量84.19%,支链淀粉含量75.25%,赖氨酸含量0.16%;蒸煮时间短,适口性好。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谷子(2018)130222〕。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适宜在河北省夏谷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8.
土壤含水量对条墩桑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条墩桑是条叶兼用的一种优良灌木桑,可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风沙治理。以2年生条墩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条墩桑光合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条墩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基本呈"双峰"型:正常水分和轻度干旱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在上午11:0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55和15.20μmol/(m2·s);中度干旱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在上午10:00前后就达到峰值,为9.60μmol/(m2·s),光合午休相对提前了1h且时间延长,其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的下降平行进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较早时分,且上午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下午,其日平均值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幅度。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既有气孔限制,又有非气孔限制因素,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非气孔限制因素作用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