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TRIZ理论在重力选风量调节装置改进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矛盾概念和矛盾矩阵及问题求解的过程,并针对重力选传统风量调节装置调节精度不高、调节麻烦、调节丝杠容易易位的缺点,进行了TRIZ解析,根据TRIZ理论的矛盾矩阵,并在第14条发明原理的启发下,得到了特定的解决方案——改变调节装置原理。通过解决实际的技术矛盾,说明TRIZ理论解决产品创新问题的过程。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矛盾矩阵和发明原理来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河北省保定地区两个NDV分离株用RT-PCR技术扩增其HN基因片断,产物经转化、克隆和测序,参照国内外已发表新城疫代表株绘制NDV系统发育进化树并分析其遗传关系,结果表明,两个分离株HN基因在遗传上同源性高达99.7%,两个分离株HN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外报道的相关序列同源性为82.8%~93.2%,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0.0%~96.0%,由系统发育树可见,与现今流行于国内的Ⅶ型病毒株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蚜虫是农业生产上的重大害虫,不仅通过取食韧皮部直接为害植物,还会传播很多植物病毒病,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目前防治蚜虫仍以化学农药为主,然而生物防治作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防治策略在这几十年中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该文对我国近60年关于主要农作物蚜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包括主要农作物蚜虫的天敌资源(主要寄生性天敌196种,主要捕食性天敌16种,主要病原微生物6种)、蚜虫主要天敌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人工扩繁及应用技术及植物抗蚜机制和抗蚜种质资源挖掘,并对目前蚜虫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蚜虫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于1915年在澳大利亚被首次报道,现已蔓延至世界各地,自1989年在广州出现以来,已在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陕西、宁夏等番茄主产区大面积发生,成为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之后的又一种重要病害。对番茄斑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征特性、危害情况以及番茄抗性资源的鉴定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病育种、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开发、基因定位以及克隆等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冷冻精液是对未来盈利的投资,使用时一定要选择好。选择适合的奶牛冻精有几个基本要求:适合自己的情况;冻精的遗传品质优秀;冻精质量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具体到实际购买中,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同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精液品质评定。本文根据作者的多年经验提出如下考虑的事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种公牛对提高整体牛群的生产水平作用重大,只有选择优秀的种公牛,制定严格的防疫措施,施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才能生产优质的冻精,为品种改良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结合本人的一些生产经验,作者就如何养好种公牛进行了简单总结,希望对同行的生产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是依赖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快速降解靶标基因分析其功能的一种技术,RNAi属于植物天然防御机制的一部分。与其他植物基因功能验证方法相比,VIGS技术操作简单、见效快、无需转基因。番茄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大宗蔬菜,也是现代蔬菜的主导产业,自从番茄基因组测序完成,逐步成为果实类基因功能研究中的模式植物,本研究归纳总结了近年来VIGS技术在番茄基因功能中研究与应用,以期为茄科蔬菜乃至园艺植株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为加速蔬菜乃至园艺作物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番茄材料,本研究通过人工设计以TYLCV病毒基因V1、C1为靶标的双链RNA(dsRNA),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番茄,探索RNAi技术在番茄抗TYLCV中的防御效果。结果表明,通过RNAi技术干扰TYLCVV1和C1基因可以延缓病毒症状的发生,提高番茄植株对TYLCV的抗性。田间试验结果发现,以TYLCV V1和C1为靶标的RNAi株系RNAi-CP-2和RNAi-Rep-12,不仅可以干扰病毒V1、C1的表达,而且可以干扰TYLCV其他4个基因V2、C2、C3和C4,表明RNAi技术可以在靶标基因附近传递,影响相邻其他基因的表达。本研究结果为番茄抗病毒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马铃薯全粉基本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静  朱志成  曹贺 《饲料研究》2012,(10):81-83
马铃薯是优质的饲料作物.试验以4种马铃薯全粉为对象,旨在考察其基本组分及理化特性,为新型饲料的研发及饲料配方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可根据饲养的实际情况,利用4种马铃薯全粉的组分差异进行选择与饲料配方的设计;早大白持水性最好,荷兰薯持油性最强,尤金透光度最小,黄麻子胶凝性最好;早大白支链淀粉含量高,可用来提高面团饲料的水合力;荷兰薯适合于高脂肪饲料的加工;尤金直链淀粉含量较高,抗拉伸力强,成型性好,能够增加饲料产品的脆性和强力;黄麻子良好的胶凝性可用于饲料的增稠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同期发情是胚胎移植的关键技术环节,本试验通过三种不同的同期发情方案比较其对奶牛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CIDR+PG法同期发情率高于直检后一次PG法和2次PG法,但差异不显著(P〉0.05)。可是其48h内的同期化程度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方案(P〈0.05)。三种方案的黄体合格率、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次PG法高于另外两组。受体牛的初选合格率育成牛(87.13%)显著高于成母牛(68.5%)(P〈0.05)。育成牛同期发情率为89.04%,高于成母牛的77.01%,黄体合格率、妊娠率育成牛均略高于成母牛,但统计学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