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敬  曹雅妮  王琨  李静  张媛媛  王小寅 《野生动物》2012,33(4):196-199,220
2011年5~6月,对北京动物园1对圈养血雉进行了18 d、共90 h的行为观察。观察期间采用连续观察法在每天4个特定时间段,观察记录了10种4916次行为。这1对血雉在特定时间段内各行为时间分配规律为:雄鸟:警戒(28.17%)、进食(26.40%)、梳羽(15.64%)、行走(12.96%)、休息(2.50%)、沙浴(1.60%)、鸣叫(0.19%)、炫耀(0.04%)、其他(12.52%);雌鸟:进食(32.96%)、梳羽(20.05%)、行走(12.96%)、休息(7.00%)、进巢(5.71%)、沙浴(2.96%)、鸣叫(0.11%)、其他(21.17%)。雄鸟进食行为出现次数最多,警戒行为持续时间最长;雌鸟进食行为出现次数最多,且持续时间最长。繁殖期间雄鸟求偶炫耀行为有侧面型与正面型2种炫耀行为,侧面型炫耀行为也表示对领地占有:雌鸟有待交配行为;完整的交配过程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持续30~40 s。圈养下提供与栖息地近似的环境,有利于血雉表现出与野外相似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不同哺育方式对大熊猫幼崽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北京动物园1990—1998年不同哺育方式下的12只0~6月龄大熊猫幼崽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母兽哺育的大熊猫幼崽生长发育速率最低;人工—母乳交替哺育的方式具有最大的生长发育速率;纯人工哺育方式下的生长发育速率居中。双胞胎的生长发育速率较单只个体生长慢。3种哺育方式下,雄性个体均较雌性个体生长发育快。采用母兽喂养方式的个体寿命较长,而以人工和交替式哺育方式的幼崽均因体弱而在较小年龄时死亡。  相似文献   
3.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借鉴《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以及相关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等的评价指标,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重庆市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和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2002—2012年重庆市生态竞争力进行定量计算与评价,为重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