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试验旨在研究牧区冬春季低质粗饲料供给下,补饲不同能氮比精料对断奶羔羊营养物质消化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61±2)日龄健康、体重为(20.56±1.43) kg的断奶羔羊12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2只,公母各占1/2.4组羔羊分别补饲消化能(DE)水平相近,粗蛋白质(CP)含量逐渐升高的4种精料,其能氮比(采用DE/CP)分别为90.03(Ⅰ组)、82.55(Ⅱ组)、73.25(Ⅲ组)、67.87 MJ/kg(Ⅳ组).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1)补饲不同能氮比的精料,各组羔羊干物质采食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CP表现消化率Ⅲ组比Ⅰ、Ⅱ组分别提高了17.26%、23.84% (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05≤P<0.10),其中Ⅲ组最高为63.13%;钙表观消化率Ⅲ组比Ⅰ、Ⅱ组分别增加了8.52%、4.13%(P<0.05).2)虽然瘤胃液pH组间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但Ⅳ组氨态氮(NH3-H)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3)补饲不同能氮比精料对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以及丙酸和丁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趋于显著影响乙酸含量、乙酸/丙酸(0.05≤P<0.10).Ⅰ组乙酸含量、乙酸/丙酸低于其他组(P>0.05);Ⅰ组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TVFA浓度Ⅲ组比Ⅰ、Ⅱ、Ⅳ组分别低29.11% (P<0.05)、30.32% (P<0.05)、11.93% (P>0.05).总结得出,冬春季枯草期牧区羔羊补饲不同能氮比精料,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出现显著差异,能氮比为73.25 MJ/kg时,CP、NDF、钙的表观消化率达到最大值,且该能氮比条件有助于改善瘤胃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2.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7~10月龄育成牛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200±3)日龄中国荷斯坦育成母牛24头,随机分为A、B和C 3个处理,对应饲喂产奶净能分别为5.40、5.90和6.40 MJ/kg 的试验饲粮,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于210、240、270和300日龄清晨空腹测定生长性能指标(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腰角宽、乳头长度、体况评分),并采集血液样品用于血清指标(甘油三酯、尿素氮、雌激素、雌二醇、瘦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析。结果表明:1)在210~300日龄,A、B、C组育成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69、0.81、0.96 kg/d,C组显著高于 A 组( P<0.05)。2)在240日龄,A组左后乳头长度均显著高于C组( P<0.05);240和270日龄,A、B组右后乳头长度显著高于C组( P<0.05)。3)在240日龄,A和B组血清甘油三酯( TG)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4)在300日龄,A组血清雌二醇(E2)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极显著高于C组(P<0.01)。综合以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产奶净能为5.90 MJ/kg时,能维持育成牛体型和乳腺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4.
后备牛阶段是奶牛生长的重要阶段,后备牛的培育对奶牛的体型、粗饲料的采食能力、成年奶牛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该阶段没有直接经济收入,后备牛的培育往往被忽视,通过日粮营养水平的调控培育出优质后备奶牛是维持奶牛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日粮能量水平对后备奶牛生产性能、瘤胃上皮发育及微生物发酵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报道进行综述,旨在为系统了解日粮能量水平的营养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