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鸡卡氏住白虫病俗称白冠病.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5月至9月份,对雏鸡和中鸡危害严重,造成大批死亡,成鸡死亡较少,但产蛋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灵芝和菌糠降低鸡蛋胆固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8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120羽,随机分成3组,试验期为4周,对照组Ⅰ组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添加2.5g/kg灵芝,试验Ⅲ组添加2.5g/kg菌糠,在一致的背景下,探讨灵芝、菌糠对鸡蛋胆固醇的影响。结果表明:Ⅱ、Ⅲ组可降低蛋鸡血液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3组之间料蛋比差异显著,Ⅱ、Ⅲ组料蛋比分别比对照组低6.4%(P<0.05)、11.0%(P<0.05)。Ⅱ、Ⅲ组平均产蛋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38%(P<0.05)和3.29%(P<0.05)。试验4周,Ⅱ、Ⅲ组鸡蛋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15.3%(P<0.05)和10.4%(P<0.05),且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灵芝及菌糠均能提高蛋鸡生产性能,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相比之下,灵芝是降低鸡蛋胆固醇较为理想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番鸭肝“白点病”患鸭的肝脾匀浆中分离到 7个病毒分离株 .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呈球形 ,无囊膜 ,有可见的双层衣壳结构 ,外壳直径 75nm,内核直径 50 nm;病毒核酸型为 RNA;不凝集鸡、鸭、兔、豚鼠红细胞 ,与禽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 ;对番鸭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可致感染细胞圆缩、融合 ,出现多核细胞和巨细胞 ,胞浆内有近核包涵体 ;试验感染 1日龄敏感雏番鸭死亡率达 10 0 % ,临床及病理变化与自然感染发病的番鸭基本一致 ,并可回收到该病毒 .结果表明 ,目前国内流行的番鸭肝“白点病”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4.
采集福州郊区病仔猪的鼻腔黏液、脑、脾脏、肾脏、淋巴结等组织病料,研磨上清接种到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和狗肾(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对分离病毒株进行形态学、血清学、荧光抗体试验、动物接种试验、PCR试验等鉴定,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命名为PRV-FZ株.根据GenBank收录的PRVg...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PRRS免疫猪场和非免疫猪场抗体水平差异,采集福建各地区64个不同规模猪场血清样本1 742份,其中免疫猪场40个共1 059份血清,非免疫猪场24个共683份血清;采用美国IDEXX公司PRRS病毒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分析其抗体阳性率、CV值及S/P区间分布值.结果显示:免疫猪场抗体阳性883份,阳性...  相似文献   
6.
细菌病综合实习是提升动物医学专业预防兽医学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传统预防兽医学中细菌学实验内容零碎、不系统的现状,本文提出融合细菌学相关实验技术,开展连续性好、综合性强的细菌病综合实习。该实习从混合细菌感染动物人工造病开始,通过一系列实验技术手段分离、纯化和鉴定细菌,进而确诊病因,实施后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有利于新时代高素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采集福州郊区某番鸭场病死鸭的肝、脾、脑、心血,从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对分离菌进行培养特性、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及荧光抗体试验,确定为鸭疫里默氏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该菌对雏鸭有较强的致病力,致死率高达47%。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获得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zootic nasal tumor virus 2,ENTV-2)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分析。从福建某羊场的山羊鼻内肿瘤组织取样,针对ENTV-2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肿瘤组织中分段扩增出6个特异性产物,测序后利用生物学软件DNAStar进行拼接,获得长度为7 443 bp全基因组序列,将其命名为ENTV-2-FJ。ENTV-2-FJ基因组结构与其他逆转录病毒类似,具有5'-U5-gag-pro-pol-env-U3-3'典型结构,包含4个开放阅读框和侧翼非编码区以及末端重复序列。为制备兔抗ENTV-2 gag蛋白多克隆抗体,将特异性扩增的gag基因克隆至pET-21a (+)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1a-gag,鉴定后转化至BL21(DE3)细胞并经IPTG诱导成功表达分子量约为70 ku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制备的兔抗gag蛋白抗体能在患病山羊肿瘤组织和表达gag基因的细胞中特异性地检测出gag蛋白。为了深入研究ENTV-2-FJ致瘤机制,作者构建了过表达gag基因的K562细胞系,并进行裸鼠致瘤试验。结果显示, gag蛋白通过激活JAK2-STAT5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的生长。综上,本研究获得了ENTV-2-FJ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制备并验证了gag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揭示了gag蛋白的作用机制,这些结果为阐明ENTV-2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羊口疮病毒(ORFV)YX强毒株感染羊胚胎鼻甲细胞(OFTu)的细胞超微结构和病毒形态发生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熟的病毒粒子呈椭圆形,有囊膜,大小约为150 nm×250 nm,可见两面凹陷呈哑铃形的核酸芯髓和2个侧小体结构.病毒在胞浆中复制,在高尔基体形成囊膜,最后病毒粒子通过细胞膜出芽和细胞裂解方式释放病毒粒子.感染细胞超微结构主要表现为:内质网扩张呈囊、池内分离;线粒体增生、嵴肿胀、变暗、模糊不清,最后空泡化;高尔基体出芽、扩张;细胞核溶解呈早期凋亡现象,胞浆出芽,最后整个细胞裂解、破碎.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血液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以贫血、黄疸、高热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均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在清流县一些养猪场和散养户中也偶见该病发生。由于该病传染快,且易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导致临床表现复杂、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