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在和林县对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进行监测和效果分析,验证了该技术措施对土壤墒情、地表温度、土壤肥力、容重、风蚀等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得出了增收节支数据,提出了实施该技术措施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4.
草原是畜牧业生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近些年来,草原上的鼬鼠、狐、鹰、猫头鹰等鼠类天敌减少,造成布氏田鼠、长爪沙鼠等鼠类的恶性繁衍,导致了自然生态的严重失衡,致使草地急剧退化。据统计,1974—1986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因鼠害造成的草地退化面积累计达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对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对草地初级生产力动态监测的研究方法(地面同步监测)进行简要的探讨,在参考试验区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类型等诸多因素的条件下,考虑到人力物力和时空间的情况,总结出在较大面积草地的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在各种条件下分布监测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华北驼绒藜在乌兰察布盟地区的野生种子繁育田、人工种子繁育田、人工种苗繁育田建设技术,以及其种子采收和贮藏技术。在乌兰察布盟草原其种子于9月底至10月初成熟,最佳种子采收期仅15d左右。在通风干燥条件下,贮存3年的野生华北驼绒藜种子发芽率仅为21%~32%。栽培驯化可提高其种子的发芽率及千粒重。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应用,在为农业增产增收作出贡献同时,也给耕地带来严重污染。"三农"工作中长期欠账,进一步加剧了污染程度。调整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耕地污染根本。  相似文献   
8.
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畜牧业,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市二百万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努力拼搏,依靠科技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呼市畜牧业产值连续50年平均以7%的速度递增,肉、奶、蛋等主  相似文献   
9.
草原监理机构是草原保护的主要力量。现在全区草原监理系统存在着人员少、装备差、整体素质低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今后的几年中,必须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加强草原监理业务的统一管理,完善监管机制,以保证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河北某大型孵化场雏鸡卵黄囊进行病料采集,称量卵黄囊重,进行抗体检测,并分离菌致病菌,寻找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雏源的抗体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性系数的绝对值均在0.5以上,卵黄囊重量在B组中与H9抗体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