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进一步解析牛支原体(Mgcoplasma bovis)VspX蛋白的黏附特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VspX蛋白在M.bovis中的分布,通过黏附试验和抗体黏附抑制试验检测VspX蛋白的黏附性,采用ELISA方法进一步分析VspX蛋白和突变株结合纤连蛋白(Fn)的特性。结果显示,M.bovis VspX蛋白位于M.bovis菌体表面;重组VspX蛋白(rVspX)能黏附到EBL细胞表面,且M.bovis VspX基因缺失突变株(M.bovisΔVspX)体外黏附EBL细胞能力与M.bovis野生株(M.bovis WT)相比显著下降,两个结果说明rVspX蛋白具有黏附特性;并且抗rVspX蛋白单抗能抑制M.bovis黏附EBL细胞,进而证实rVspX蛋白黏附的特异性;此外,rVspX蛋白与Fn呈剂量依赖性结合,且M.bovisΔVspX结合Fn能力与M.bovis WT相比显著下降,证明M.bovis VspX蛋白与Fn为特异性结合,且Fn分布在EBL细胞表面。以上结果表明,M.bovis VspX蛋白是一种具有Fn结合特性的黏附相关蛋白,能通过EBL细胞外基质成分Fn介导其黏附EBL细胞。  相似文献   
2.
牛支原体是严重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体,阐明其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有助于防控技术的研发。内肽酶O(PepO)参与肺炎链球菌在猪体的致病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PepO在牛支原体中是否具有毒力相关功能。利用巢式PCR将牛支原体PepO中的色氨酸密码子TGA突变为大肠杆菌的色氨酸密码子TGG,进一步克隆至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表达重组蛋白PepO。利用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针对PepO的高免血清,经Western-blot分析显示出多抗血清结合,可激活PLG的结构域,从而发挥降解特异性底物S-2251的纤溶酶功能。比较分析牛支原体PepO突变菌株T5.37与野毒株HB0801的生长及对牛肺上皮细胞EBL的黏附特性,其结果显示PepO缺失显著降低牛支原体对EBL的黏附。本研究证实了牛支原体PepO具有活性,参与宿主细胞黏附过程,是一个潜在的毒力相关因子,为进一步研究阐明牛支原体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某奶牛场犊牛相继发生肺炎和关节炎,为确诊该牛场犊牛群发病的原因并提出防控方案,本试验剖检新生犊牛并采集病料,分别开展牛支原体及其他病原菌的分离培养、PCR鉴定及药敏分析;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口蹄疫病毒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PCR检测;制作犊牛肺脏组织病理切片并进行观察和评估。从犊牛肺脏组织分离到牛支原体和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口蹄疫病毒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检测均为阴性;肺脏组织病理切片可见肺泡结构破坏、出血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牛支原体和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别对泰乐菌素和头孢唑啉敏感,但对青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和氨苄西林均呈现耐药。该犊牛群确诊为牛支原体肺炎继发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采用泰乐菌素联合头孢唑啉肌肉注射,配合对症治疗和规范管理,有效控制了该场犊牛疾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