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犊牛初生重是牛重要的性状之一,对其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收集了江苏某奶牛场2013年9月~2014年3月的荷斯坦犊牛初生重的共4 926条相关记录(其中公犊2 245头,母犊2 681头),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了性别、产犊月份、胎次、在胎天数、产犊时间对荷斯坦犊牛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公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母犊(P<0.01);2月份犊牛初生重最大,9月份最小;随着胎次的增加,犊牛的初生重也呈增长趋势;初生重与在胎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结果为控制荷斯坦犊牛初生重,提高其泌乳性能,降低难产率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影响荷斯坦牛犊牛初生重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影响犊牛初生重的因素,收集了江苏省某奶牛场2014年度正常健康产犊的荷斯坦牛产犊记录共3 947条,分析不同公牛、出生季节、母牛胎次、是否采用性控精液、妊娠期长短对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公牛所产犊牛的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和冬季出生的犊牛初生重较大;第2胎出生犊牛初生重极显著高于第1胎和第3胎;是否采用性控精液对犊牛初生重无显著性影响;初生重与妊娠期长短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3.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况评分在奶牛的生产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繁殖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论文通过对江苏省某奶牛场722头处于产犊产后60d以内的中国荷斯坦牛体况评分进行测定,并收集牛只繁殖性能相关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模型分析体况评分、胎次、体况评分时泌乳阶段等因素对奶牛部分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CS=4时母牛妊娠配种次数最少,且产孕间隔最短,而BCS小于2.5的奶牛每次妊娠所需的配种次数也最多,而且从产犊到妊娠所需的时间也最长。该结果提示在奶产后30~60d内进行体况评分对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有较强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建立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系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进行β酪蛋白mRNA的表达验证。取新鲜泌乳期的乳腺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纯化原代乳腺上皮细胞,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细胞生长计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β酪蛋白mRNA表达。结果显示,纯化培养的原代乳腺上皮细胞集聚成岛屿状生长,具有典型的铺路石和鹅卵石形状,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符合一般细胞的生长规律,并成功表达β酪蛋白mRNA。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组织块法成功培养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奶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为后续的乳腺上皮细胞功能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试验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荷斯坦牛乳中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含量变化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江苏某大型奶牛场5008头中国荷斯坦奶牛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98 882条DHI测定日记录中的MUN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牛场MUN含量为(12.30±0.01)mg/dL,不同年度、测试季节、产犊季节、泌乳月和胎次对MUN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2013年MUN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三年;夏季测定的MUN含量较高,冬季较低;冬季产犊的奶牛乳中MUN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三个季节,夏秋两季产犊的MUN含量最低;第7、8泌乳月的MUN含量最高,第1个泌乳月的MUN含量最低,且差异显著;各胎次间MUN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第三胎的MUN含量最高,第一胎最低。该结果可指导牧场重点关注夏冬两季、泌乳前期及冬季产犊奶牛乳中的MUN含量。此外,各胎次间乳中的MUN含量也应区别对待,并根据变化趋势合理调整奶牛日粮配方,以期提高牧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探索泌乳早期奶牛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对产后日泌乳性能和疾病发生的影响。于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选择产犊时间接近的头胎荷斯坦牛1 555头,于产犊后30d内采集乳样,测定日产奶量、乳成分和乳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含量,并收集试验牛只产后150d内各种疾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与产后测定日泌乳性能和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牛只产犊后1个月内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分别为(1.56±0.35)mg/dL和(9.83±2.53)mg/dL;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含量对测定日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乳脂率、蛋白率、体细胞数、乳糖和总固体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脂蛋白比小于1的奶牛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和总固体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奶牛,同时乳中体细胞数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奶牛(P0.05);乳中尿素氮含量大于15.00mg/dL的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总固体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的奶牛(P0.05),乳糖含量显著低于其它类型的奶牛(P0.05)。MUN与乳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和脂蛋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日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脂蛋白比与乳脂率、MUN和总固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和乳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脂蛋白比水平对产后150d内真胃移位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脂蛋白比对是否发生蹄病和真胃移位达到显著水平(P0.05)。奶牛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和脂蛋白比是反映能量负平衡的关键指标,可作为预测产后泌乳性能和部分疾病发生的指标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FADS2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中关键的限速酶之一,可催化食物中亚油酸(LNA,C18:2n6)合成γ-亚麻酸(GLA,C18:3n6)、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等长链脂肪酸。试验旨在探讨中国荷斯坦牛FADS2基因3′端非编码区SNP突变对乳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头无亲缘关系的中国荷斯坦牛样本,用直接测序列法检测FADS2基因3′端非编码区SNP突变位点。再以江苏某大型奶牛场551头中国荷斯坦牛为材料,用飞行时间质谱法对前期发现的2个SNP位点进行检测,同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了SNP突变及其单倍型对乳中脂肪酸含量及其不饱和指数的影响。【结果】中国荷斯坦牛FADS2基因3′端非编码区存在3个SNP突变位点:c.1571 AG、c.2743 AG、c.2776 AG。c.1571 AG位点GG型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0.800,G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887。c.2776 AG位点AA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0.673,A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819。χ~2检验表明:c.2776 AG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而c.1571 AG位点基因型分布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FADS2基因c.1571 AG位点与c.2776 AG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系数r2为0.028,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c.1571AG位点与c.2776 AG位点有3种单倍型,GA、GG和AA频率分别为0.705、0.181和0.114。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FADS2-1571对C14:1含量、C14和C18不饱和指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C18:0、SFA和MUFA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GG型个体乳中C14:1含量、C14和C18不饱和指数显著高于AG型(P0.05)。FADS2-2776位点对C16:1含量、C16和C20不饱和指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C14:1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GG型个体乳中C16:1含量、C16和C20不饱和指数显著高于AG型和AA型(P0.05)。同时,FDAS2-1571-2776单倍型对C16:1含量和C20不饱和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单倍型GG型个体乳中C16:1含量和C20不饱和指数显著高于GA型和AA型(P0.05)。【结论】FADS2基因3′端非编码区SNP突变对中国荷斯坦牛乳中脂肪酸组成有重要影响。在进一步验证其功能情况下,可作为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主效基因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国荷斯坦牛脂肪酸脱氢酶2(FADS2)基因编码区c.908CT突变对泌乳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以江苏某大型奶牛场865头中国荷斯坦牛为材料,用飞行时间质谱法对FADS2基因编码区c.908CT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并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该位点对泌乳性状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FADS2基因c.908CT位点有3种基因型:CC、CT和TT,优势基因型为CT型,C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关联分析发现,该位点对日产奶量、体细胞评分(SCS)及乳脂、乳糖、总固体含量5个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乳蛋白和乳中尿素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表明:CC型个体日产奶量及乳糖、总固体含量均显著低于TT型个体,而SCS显著高于CT和TT型个体;该位点突变对乳中C14:1、C16:0、C16:1、C18:0、C18:3等5种脂肪酸含量和C14、C16和C18不饱和指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TT基因型个体乳中C16:1含量、C16和C18不饱和指数极显著高于CC和CT型个体(P0.01)。【结论】FADS2基因编码区c.908CT突变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有重要影响,TT基因型具有较高的日产奶量、总固体和C16:1含量及C16和C18不饱和指数。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荷斯坦牛乳中非脂乳固体(SNF)及其主要组分(乳糖及乳蛋白)的变化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江苏某大型奶牛场5008头中国荷斯坦奶牛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131 132条DHI测定日记录中SNF、乳糖及乳蛋白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奶牛场的SNF、乳糖及乳蛋白的含量分别为(9.45±0.67)%、(4.94±0.26)%和(3.33±0.38)%。不同年度、测试季节、产犊季节、泌乳月和胎次对SNF、乳糖及乳蛋白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2012年SNF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几个年度,而乳糖和乳蛋白含量则在2011年时最高;SNF和乳糖含量均在冬季测定时最高,在春、夏两季最低,但乳蛋白含量在春季测定时最高,秋季时最低;夏季产犊的奶牛乳中SNF及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三个季节,春季产犊时最低,而乳糖含量则在秋季产犊时最高,春季时最低;在整个泌乳期内,SNF及乳蛋白总体变化趋势相似,均在第2个泌乳月达到最低值,随后逐渐回升,直至泌乳末期达到最高值,而乳糖含量则在第3个泌乳月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在第13个泌乳月时达到最低值;不同胎次间SNF、乳糖及乳蛋白含量差异显著,SNF和乳蛋白含量均在第二胎时最高,在第一、三胎时最低,而乳糖含量则在第一胎时最高,第三胎时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SNF与乳糖、乳蛋白呈显著正相关,而乳糖与乳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可通过对影响乳成分的因素进行调控,进而提高牛奶质量,满足人类对奶产品不断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海丰奶牛场935头澳系荷斯坦牛β-乳球蛋白多态性进行分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多态性对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β-Lg有A、B两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477和0.523,优势基因型为AB型,频率为0.516。方差分析表明:β-Lg对乳脂率、总固体含量和305d脂肪产量有影响显著(P0.05),对日产奶量、脂蛋白比、乳糖含量、305d产奶量和305d蛋白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该结果为利用乳蛋白基因多态性提高荷斯坦牛泌乳性能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