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一种引起人和动物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可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已鉴定出近300个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分为9个组群,组群1中的基因型大多数具有潜在人兽共患性;组群2~8中的基因型多数具有宿主特异性,部分也可感染人。研究表明,马属动物可感染37个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具有一定人兽共患风险。论文就近年来感染马属动物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人兽共患风险、流行情况和致病性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可抑制马腺疫主要致病菌——马链球菌马亚种的最优中药组方,为临床马腺疫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用赤芍、大黄、山豆根等27种中药,首先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牛津杯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联合药敏试验)结合L8(26)正交试验初步筛选抗马链球菌马亚种中药组方的最佳优选因素,再通过L18(36)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基础组方最佳配比;最后在基础组方的基础上,根据中兽医方剂配伍理论,添加黄芪和当归2味补虚药,通过马腺疫小鼠模型体内抑菌试验筛选加味组方配比,结合组方保护率结果及组织脏器病理变化验证加味组方的体内抑菌作用。【结果】试验筛选出了马链球菌马亚种超敏和高敏的7味中药:浙贝母、赤芍、甘草、大黄、雪白睡莲、山豆根和苦参。大黄、雪白睡莲、山豆根、甘草、苦参和浙贝母的MIC分别为0.078、0.078、0.125、0.156、0.156和0.250 mg/mL。雪白睡莲、赤芍、山豆根、甘草、大黄、苦参和浙贝母的MBC分别为0.078、0.125、0.125、0.156、0.156、0.156和0.250 g/mL。根据各单味药物的MIC和两两联合后的MIC计算得出浙贝母与雪白睡莲联合药敏指数>2,二者存在颉颃作用,故剔删浙贝母。通过2次正交试验得出基础组方最佳配比为:赤芍∶甘草∶大黄∶雪白睡莲∶山豆根∶苦参=4∶2∶2∶4∶4∶1;结合加味组方体内抑菌试验可知,黄芪∶当归=1∶1、配伍浓度为0.5 g/mL时,保护率可达87.5%,且中药组方对马链球菌马亚种所致的小鼠肺脏炎性损伤修复良好。【结论】本试验成功优选出1种对马腺疫主要致病菌——马链球菌马亚种具有良好抑菌、组织保护作用的中药组方,配比为:赤芍∶甘草∶大黄∶雪白睡莲∶山豆根∶苦参∶黄芪当归(1∶1)=4∶2∶2∶4∶4∶1∶1。  相似文献   
3.
4.
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等传统的中兽药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势,但存在耗时长、易破坏热敏性有效成分、单一有效成分纯化困难等不足之处。为了满足生产实际需要,中兽药提取、分离纯化、浓缩等环节逐渐出现了新的生产技术。中兽药提取新技术包括超临界萃取、高速逆流色谱、微波提取、亚临界水萃取、超声波提取、半仿生-生物酶法等;中兽药分离技术包括大孔树脂吸附、膜分离、分子印迹等;中兽药浓缩技术有蒸发浓缩、膜浓缩、新型浓缩工艺等。这些新型生产技术提高了中兽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解决了高温下发生热敏反应、提取技术特异性低等问题,但也存在成本高、技术不完善等不足,尚需继续完善。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了解并掌握各类中兽药生产技术的原理,根据所研究的药物特性灵活运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