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泌乳跛行”(Svanberg,1932)、“假腿”(Turner etal,1935)、“僵腿”、“爬行腿”(Rose,1954)、“泥塘跛”(Sheehy,1946;Gurran,1949;O’Donovan和Sheehy,1950;O’Moore,1950)①②曾被用  相似文献   
2.
<正> 南京地区奶牛骨软病的发病原因与日粮中补充大量“南京石粉”(含碳酸钙99.05%)及冬春季节长期以稻草为主要粗饲料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南京浦口奶牛场为基地,通过牛场病史,临床症状,日粮和骨骼中钙、磷含量分析,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测定,以及骨骼X射线检查,确诊为日粮磷缺乏及钙过  相似文献   
3.
母羊妊娠毒血症又名双羔病、酮病,曾称酸中毒、产前瘫痪、粪性毒血症、妊娠病等,是怀孕后期母羊的一种亚急性代谢疾病,其特征是低糖血症、酮血症、酮尿症、失明、消瘦、衰弱、厌食、精神高度抑制、姿势异常和昏迷。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区奶牛骨软病,通过对浦口奶牛场病史调查,症状观察,日粮和肋骨钙、磷含量分析,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测定及尾椎骨X射线检查,得到确诊。病因研究认为,长期过量地饲喂含钙丰富而不含磷的“南京石粉”,并在冬春季节饲喂含磷很低的稻草作为主要的粗饲料,致使磷缺乏、钙过剩和钙磷比例不当而发病。防制方法在于保证日粮中提供奶牛磷的最小绝对需要量,并使钙磷比例为1.3~2:1。根据南京地区现行饲料配方,建议补充南京石粉不宜超过精饲料的2%,骨粉用量可略低于石粉,同时粗饲料应由青干草、青草或青贮料完全或部分取代稻草,以保证奶牛健康和泌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诱发犊牛低磷酸盐血症,对二头2月龄的海福特(He-reford)和弗里斯(Friesian)杂交牛喂以人工日粮,每天每头牛摄入的人工日粮中含代乳粉300克,适量的钠、钾、镁等盐类以及葡萄糖粉800~1000克、氢氧化铝胶500毫升、乳酸钙40克。根据计算在能量与蛋白质方面是能满足犊牛的维持需要量。饲喂后十天,血清无机磷由9.29毫克/100毫升降低6.19毫克/100毫升,但是在一个月的试验期内,血清无机磷则稳定在5.26~6.19毫克/100毫升之间,在本试验的最后十天内,两头试验牛用混合氨基酸代替代乳粉,没有摄入任何磷酸盐,这时的血磷水平仍旧维持在6毫克/100毫升左右.而对照犊牛血清无机磷却从持在9毫克/100毫升左右。由此可见,犊牛血磷水平对磷的摄入量的反应在一定范围内是敏感的,一旦降到某种水平之后,则能相对地衡定于这个范围,这可能是由于动员体内贮存所致。  相似文献   
6.
<正> 1978年1980年期間,徐州奶牛場的泌乳母牛,尽管以貝壳粉取代石粉,但消化扰乱,异嗜癖及跛行和骨骼变形的发病率仍然增高,牛群的健康状況严重下降:直至大部分的病牛被迫淘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至1981年,饲料中补充骨粉后,發病率才见下降。为了查明该病的發病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制措  相似文献   
7.
乳牛酮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酮病历史悠久,Lander(1849)就发现了酮病的一些临床病征,随后荷兰、丹麦、瑞典、英国、美国、德国对酮病也相继有所报道。起初病因不明,病名混乱,直至1911年,由于在畜体体液中检测到丙酮,“产后躁狂症”、“产后热”, “产犊后胃慢性卡他”、“生产综合征”等术语才被弃而称之  相似文献   
8.
9.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瘤胃酸中毒又称过食谷物、瘤胃过食、急性食滞、乳酸中毒、酸性消化不良等,是由于食入大量易高度发酵、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以致癌胃中乳酸产生过多、pH降低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本病以严重的毒血症、沉郁、厌食、瘤胃停滞、腹泻、脱水、虚弱、虚脱、卧地不起、昏迷、死亡率高为特征。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国外就曾对本病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南京农业大学实习牧场1983年9月至1984年1月发生的奶牛亚临床酮病是由于饲料中无氮浸出物比例偏低,能量和蛋白质比例不当,导致能量物质尤其是生糖先质相对缺乏,而使母牛体内发生能量负平衡所致。在该场35头血,乳采样母牛中,先后有13头发生亚临床酮病。其生化特征为酮血症,乳丙酮水平升高,伴有血糖浓度轻度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总蛋白浓度有升高趋势。亚临床酮病在产犊后10—30天发病率最高。早期诊断亚临床酮病应着重考虑母牛的发病时间、饲养病史,泌乳量以及血、乳生化分析的结果。为防治此病,可在饲料配方中添加高能饲料如玉米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