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兔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新品种(系)培育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省都先后育成了各具特色的粗毛型长毛兔。但在养兔综合配套技术的整体水平方面,与养兔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世界上养兔生产较先进的德国和法国,在拥有自己优良品种的基础上,仍不放弃对品种的综合利用以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组装配套,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宗旨,通过推广实施高效的饲养方式来促进本国兔业的健康发展。在此方面,我国仍比较滞后薄弱,许多省市虽然对兔业发展的配套技术做过一些基础研…  相似文献   
2.
选择42日龄皖系粗毛兔幼兔42只,根据体重、性别,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含1‰、2‰生沛素日粮和对照组日粮.结果表明,添加1‰、2‰生沛素组产毛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7.5%(P<0.01)和19.1%(P<0.01);增重提高11.2%(P<0.05)和12.5%(P<0.05);每只兔一次产毛的经济效益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96元和1.13元.另外,添加生沛素的试验组兔毛品质也比对照组有所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3.
粗毛型长毛兔选育提高及配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皖系粗毛兔又四个世代的系统选育及对其配套技术的研究。结果:(1)皖系粗毛兔育种兔群,11月龄刀剪毛的产量及粗毛率分别为294.28g(折年产毛量1177.12g)和15.94%,分别较“八五”成绩提高16.23%和5.28%,较基础群提高了13.63%和4.94%;11月龄毛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及伸度,粗毛分别为11.55cm,47.04μm,24.33CN和47.33%,细毛分别为7.36cm、15.64μm,4.73CN和45.37%,与“八五”成绩差异不大;11月龄体重、体长、胸围分别为4,258.26g,51.85cm和33.47cm,分别较“八五”成绩提高了3.42%,2.13%和1.45%;繁殖性能稳中有升,其头胎产仔7.21只,产活仔6.82只,初生、21日龄及42日龄断乳窝重分别为362.72g,2243.71g和5027.23g,断奶成活率达91.72%。(2)筛选出同期发情、超排处理的最佳激素及其有效剂量,确定了最适宜的取卵及胚胎移植的时期。(3)筛选确定了法国先进的agodendron植物脱毛技术的最佳剂量及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美系獭兔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只美系獭兔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测定,研究獭兔的生产性能和肉质特性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美系獭兔5月龄的平均体重为2.533 kg,商用皮重0.410 kg,屠宰率为60.70%,右后腿重0.182 kg,体长和腰周长分别为30.69和18.04 cm;美系獭兔背最长肌和后腿肉的pH1(宰后1 h的pH)分别为6.42和6.43,pH24(宰后24 h的pH)分别为6.22和6.35,肉色L*值分别为54.66和52.67,a*值分别为12.37和9.89,b*值分别为9.06和4.08;兔肉的滴水损失、熟肉率、蒸煮损失、剪切力值、水分含量和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2.06%、62.12%、30.44%、2.453 kg.f、73.60%和1.67%。商用皮重与热胴体重、体长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商用胴体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兔的体重(热胴体、商用胴〖JP2〗体、右后腿)、体型(体长和腰周长)与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呈负相关,与熟肉率、剪切力值呈正相关,但相关性都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实施程序及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实施程序及要点。  相似文献   
6.
皖Ⅲ系长毛兔系统选育中产毛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皖Ⅲ系长毛兔是在皖系粗毛型长毛兔的基础上,又经5个世代的继代选育而成。据五世代测定:其11月龄产毛量达253.19克;11月龄粗毛度15.14%,参加繁殖1-2胎的周岁成年母兔的粗毛率达17.58%。11月龄产毛量和粗毛率分别较皖系粗毛兔提高22.59%和10.59%。11月龄毛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及伸度,其粗毛分别为11.49cm、45.12μm、23.47克和46.72%,细毛分别为7.40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估测了48小时母仔分离(Doe-Litter Separation,DLS)对不同哺育方式(自由或控制)的母兔进行周期发情的效果。结果表明:控制哺育相对于自由哺育来说,可提高哺育母兔繁殖率(68.62%和46.00%,P<0.01),降低1-9日龄期间仔兔死亡率(8.00%和10.74%,P<0.05),同时也提高了母兔淘汰率(67.92%和56.41%,P<0.05)和乳房炎的发病率(15.09%和11.11%,P<0.05)。当母仔分离的方法使用在自由哺育方式中时,母兔的发病率和繁殖率均能得到极显著的改善(74.18%和53.72%,P<0.01;69.23%和46.00%,P<0.01)。然而,当母仔分离的方法使用在控制哺育方式中时,母兔的发情率和繁殖率的改善不及自由哺育中的应用效果(73.35%和58.47%,P<0.05;77.77%和69.62%,P>0.05)。48小时母仔分离时自由或控制两种哺育方式来说,均能显著降低哺乳期间仔兔的死亡率(18.69%和22.35%,P<0.05;15.47%和19.52%,P<0.05),尤其是9-42日龄期间仔兔的死亡率(8.15%和14.29%,P<0.01;8.57%和11.98%,P<0.01)。哺育方式和母仔分离对哺乳母兔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断奶个体重和断奶前日增重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皖系粗毛型长毛兔选育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皖系粗毛型长毛免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粗毛型长毛兔。对该品系免的育成历史、品系育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措施、技术难点、创新点,以及品系的性能特征做了介绍,并针对安徽省毛兔发展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稻鸭共生技术的实施程序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1991年流行于日本,1999年推广到日本全国各地。2000年引入我国。目前在安徽、江苏、浙江和云南等省陆续实施。在北方水稻种植区能否推广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皖Ⅲ系长毛兔主要性状遗传力的初步估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估测法,对皖Ⅲ系长毛兔几个主要性状的数据进行了抽要估测,结果表明,其11月龄粗毛率,产毛量和体重的遗传分别为0.2124,0.3296和0.4293,窝产仔数,泌乳力及断奶窝仔数的遗传力分别为0.1564,0.1343和0.14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