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羊往往因饲喂过量含碳水化合物类饲料而突然发生瘤胃酸中毒,临床表现以厌食、精神沉郁、瘤胃积滞并伴有多量液体、腹泻、步态蹒跚、瘤胃液 pH 值降低为特征。致死率30~40%,若误治或失治则高达90%,单纯用西药治疗该病,往往效果不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 我县城关镇鲁公庙田某 ,1 999年底从东北调来梅花鹿 1 9只 ,饲养 1年后 ,有 8只母鹿陆续怀孕 ,在 2 0 0 1年期间 8只怀孕母鹿陆续产仔。由于养鹿场的运动场过小 ,母鹿运动不良引起难产3例 ,该鹿场母鹿出现难产后立即到我站求诊。畜主主述 :母鹿不断努责出现腹痛等难产症状约 3~ 4h。笔者赶到现场后 ,看到母鹿羊膜已破 ,羊水大量流出 ,仔鹿前肢露出产道外 ,不能产出。立即飞针注射眠乃宁将母鹿麻倒后 ,实行难产助产术。2 难产助产经过及治疗解救方法 母鹿飞针注射眠乃宁 2 ml在 3~ 5 min后 ,出现东倒西歪 ,口流黏涎 ,很快倒…  相似文献   
3.
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吃了大量的精饲料之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以瘤胃积物变软,严重脱水,精神高度沉郁为临床特征.若不及时合理治疗,预后多为不良.近些年来,我县广大农村饲养黄牛和奶山羊增多,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常补以多量地瓜产品及谷物类精料,因而黄牛和奶山羊的瘤胃酸中毒病例也相继增多.  相似文献   
4.
在兽医临床中,对于因胃肠道黏膜表层及其深层组织炎性变化所引起的家畜病理性异常现象,一般区别为胃肠卡他、胃肠炎.但在教科书和一些兽医内科著作中的诊断病名却又各具特点:有的区别出急、慢性胃卡他,急、慢性肠卡他和胃肠炎;有的则统称为胃肠炎,只在叙述中区别为轻度的和严重的;有的还以消化不良来统一代称为急、慢性胃肠卡他,将胃肠表层组织及其深层组织的重剧炎症过程称之为胃肠炎.而对于胃肠道炎症所在位置的区别诊断也多大致做了阐述,如"若口臭显著,食欲废绝,主要病变可能在胃;若黄疸,腹痛明显,初期便秘并伴发轻度腹痛,腹泻出现较晚,主要病变可能在小肠;若脱水迅速,腹泻出现较早并有里急后重症状,主要病变在大肠."  相似文献   
5.
费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具有大面积的山地草场和生产大量的作物秸秆,对大力发展食草家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因该地区地处温带,冬季气温偏低,食草家畜冬季饲养生长慢,饲料报酬低。为解决这些问题,大力推广暖栏养牛,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是非常必要的。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牛舍:采用单列式牛舍,向阳面开放,背阴面和山墙用砖砌成,并留有通风换气孔,人字形屋顶。暖栏牛舍在延续部分用双层塑料薄膜封盖,外层用一般薄膜,内层采用无滴膜,盖膜坡度为30”双层薄膜间隔里scm。对照栏舍南面不加薄膜,呈开放式。试验牛:选…  相似文献   
6.
颗粒料和粉料饲喂生长肉兔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费县在肉兔规模饲养户中推广了颗粒饲料饲喂技术,效果较好.为进一步探讨颗粒料在养兔生产中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颗粒料与粉料的效果对比试验,以期使颗粒料在本县养兔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使用黄芪等药物治愈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后的鸡群进行新城疫免疫试验.通过对新城疫IV系疫苗滴鼻点眼、肌注油乳剂灭活苗和新城疫IV系疫苗滴鼻点眼与肌注油乳剂灭活苗联合应用3种免疫方法所产生抗体水平的比较,认为经过药物治愈IBD后的鸡群,采用新城疫弱毒苗与油苗联合应用的免疫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及媒介昆虫传播.本病为近年来的多发病,严重地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利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现将具体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弓浆虫病俗称弓形体病 ,是由龚地弓浆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终宿主是猫科动物 ,中间宿主是人和各种哺乳动物。虫体的有性繁殖阶段在猫科动物的肠上皮细胞中完成并排出卵囊 ,中间宿主因吞食卵囊和滋养体而感染。虫体主要侵害有核细胞 ,尤其是网状内皮细胞 ,在其中进行分裂生殖 ,细胞破裂则释放出滋养体 ,导致急性感染 ;若细胞未破裂则形成包囊 ,导致慢性病例的出现或造成隐性感染。患有该病的动物 ,急性的很快死亡 ,慢性的则影响生长及其肉的品质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该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近…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疫病.一方面是由于该病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免疫器官,使机体自身免疫机能下降,导致患病鸡对多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致使鸡只死亡率、淘汰率上升,影响增重;另一方面免疫抑制,使接种了多种有效疫苗的鸡只免疫应答反应下降或无免疫应答,特别是对烈性传染病,如新城疫(ND)的免疫影响非常大.然而,在生产实践中感染鸡传染性氏囊病的鸡群,尤其是蛋雏鸡群用药治愈后,应采取何种方式免疫新城疫效果才好,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