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土壤pH值对极小种群毛枝五针松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苗建成期是毛枝五针松(Pinus wangii)天然更新的关键阶段,为找出影响毛枝五针松幼苗存活的关键生态因子,采用植物生理学方法,研究在7个酸碱度土壤培育下,毛枝五针松松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及丙二醛(MDA)摩尔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毛枝五针松在弱碱土壤中抗逆性更强,形态观察得知其在弱碱性土壤中生长更好;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在p H=7.69~8.42时最适宜毛枝五针松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滇西北兰科植物海拔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际调查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滇西北兰科植物409种,其分布的海拔范围为650~4700m;并按400m划分海拔段,共9个梯度,分析其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滇西北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中间膨胀型”或“单峰型”,随着海拔升高,各海拔段兰科植物的数量依次为92、167、194、223、192、159、129、58、32种,其中1051—3000m海拔范围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相邻海拔段兰科植物种类相似性系数较高,海拔段相隔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生活型以地生兰为主,1051~1450m海拔段附生兰种类较为丰富,1851~3450m海拔段地生兰种类较为丰富,各海拔段腐生兰种类较少;1851—2250m海拔段区系成分最多,物种数为223种,占该区域兰科植物总数的54.52%;该区域的区系平衡点在海拔2115m左右,生活型平衡点在海拔2050m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木本森林蔬菜金雀花食用部位的营养价值,以新鲜金雀花花蕾为材料,对其花蕾中类黄酮和花青素进行靶向定量分析,并对粗蛋白、可溶性糖、脂肪、氨基酸、矿物元素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金雀花花蕾鲜样中总类黄酮含量为0.74 mg/g,含量最高的儿茶素达到95.58 ng/mg,总花青素的含量(16.06μg/g)远远低于总类黄酮的含量(0.74 mg/g),类黄酮为金雀花花蕾主要的活性化学物质;金雀花花蕾中粗蛋白含量23.65 g/100g、维生素C 40.00μg/100 mg、可溶性总糖86.80 mg/g、总膳食纤维23.40 g/100g;富含22种氨基酸,含有镁、磷、钾、钙等矿物元素,没有检测到有毒有害矿物元素。金雀花新鲜花蕾中主要营养成分安全、齐全,建议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林下种植扰动模式对云南松人工林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在云南松人工林下,设置无干扰、30%扰动、50%扰动、100%扰动4种模式种植森林蔬菜大参,研究不同种植扰动模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扰动增加了物种数量和生物多样性,无干扰模式(对照)调查到植物最少(22科37种),不同强度扰动后物种数均增加,以30%扰动模式最多(37科66种),物种数提高了78.38%,物种多样性的由高到低的规律为30%扰动>100%扰动>50%扰动>无干扰;总体上,云南松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为30%扰动模式最优,50%扰动模式次之,100%扰动模式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物种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为主。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松林下种植大参时以30%扰动模式较好。研究为解决当前林下种植单一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垦林下土地,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对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花瓣中花色形成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滇牡丹中克隆得到一个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PdDFR),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转录模式分析显示,该基因全长1 050 bp,共编码349个氨基酸,其蛋白序列与黄牡丹(Paeonia lutea) DFR的蛋白序列具有99.00%的一致性。序列比对分析显示PdDFR基因存在一个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NADPH结合位点"VTGATGYIGSWLVKTLLERGN"。滇牡丹PdDFR蛋白与黄牡丹(Paeonia lutea, ALX35996.1)、蓖麻(Ricinus communis, XP015577076.1)、木薯(Manihot esculenta, XP021607-041.1)的DFR蛋白聚为一类;转录模式分析表明PdDFR基因在红色花瓣中有表达,在根、茎、叶中不表达。本研究通过对滇牡丹转录组数据的分析,分离并克隆得到PdDFR基因,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优良滇牡丹花卉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挖掘岩生树花地衣型真菌转录组数据中的NRPS基因,找出其潜在化合物或蛋白,以岩生树花地衣型真菌的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分析获得一个新的NRPS基因(Ri NRPS)。利用BLAST比对、分子系统进化及anti SMASH、NRPS predictor、Na PDo S、Norine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岩生树花地衣型真菌Ri NRPS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Ri NRPS基因相对分子质量为702 699.9,等电点5.83,为不稳定蛋白;其开放阅读框总长19 098bp,编码6 362个氨基酸;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中;可能合成HC-toxin合成酶,可能的催化反应是以Orn(鸟氨酸)、Gln(谷氨酰胺)、Gln(谷氨酰胺)、Cys(半胱氨酸)4个氨基酸作为底物合成环状四肽,此环状四肽可能是一种具毒素活性的多肽、其结构式为C21H32N4O6。研究结果为以后岩生树花NRPS基因的挖掘及非核糖体多肽类物质的生物合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开黄花的滇牡丹转录组中分离了3个CHS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基因功能,并比较不同花发育时期CH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3个CHS基因的cDNA全长分别为1 173、1 185、1 128 bp,依次命名为PdCHS1(GenBank登录号MK516264)、PdCHS2(GenBank登录号MK516265)和PdCHS3(GenBank登录号MK516266),分别编码390、394和375个氨基酸;这3个CHS基因编码的蛋白均为无信号肽的非分泌蛋白,均含查尔酮合成酶活性位点基序(G/A) FGPG。聚类结果显示,滇牡丹中的3个CHS蛋白归属于不同分支。基因表达结果显示,PdCHS1基因在花蕾期和花蕊中表达量较高,PdCHS2基因在末花期和初花期表达量较高,PdCHS3基因在末花期和花蕾期表达量较高。这3个CHS基因分别参与不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推测PdCHS1参与柚皮素查尔酮,PdCHS2参与芪类化合物,PdCHS3参与聚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8.
在德宏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对引自海南的非洲桃花心木进行种子萌发和播种育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非洲桃花心木的种子不耐贮藏,需即采即播,发芽率为68%,播种覆土厚度以1~2 cm为宜,适宜德宏热区海拔1 000 m以下山地采用袋苗造林,造林密度一般为3 m×3 m,造林成活率≥90%,造林3年后的保存率为89%。非洲桃花心木栽培4~5年即可郁闭成林,生长旺季为5~10月,12月至翌年4月林木生长缓慢,以半落叶的生理方式渡过冬旱季节。与种源地天然林中的非洲桃花心木相比较,两地5 a生、10 a生及25 a生树高、胸径基本接近,能正常开花结实,表明非洲桃花心木适宜德宏热区造林。  相似文献   
9.
聚酮和非核糖体多肽的复合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它们由聚酮合酶/非核糖体肽合成酶(PKS/NRPS)催化合成。目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中含SDR结构域的PKS/NRPS酶的生物合成机制尚不清楚,采用基因挖掘技术从球孢白僵菌基因组中分离得到1个PKS/NRPS基因(命名Bbpks2),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功能进行预测并检测该基因在以6.0 g·L-1麦芽提取物和3.0 g·L-1酵母提取物为基本氮源培养基,7种碳源添加物和以1.8 g·L-1麦芽糖和6.0 g·L-1葡萄糖为基本碳源培养基,4种氮源添加物培养基上的具体表达情况,其中每种添加物含量为4.0 g·L-1。结果显示:Bbpks2基因长度为12 051 bp,编码4 016个氨基酸;其结构域组织顺序为KS-AT-DH-MT-KR-ACP-C-A-PP-SDR,是一种含有SDR结构域的PKS/NRPS;系统进化分析发现,BbPKS2与球孢白僵菌JEF007菌株(PMB64475.1)、头状虫草Tolypocladium capitatum(PNY25600.1)等的PKS/NRPS蛋白聚在同个分支中,可能参与一种聚酮/非核糖体多肽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比较不同氮源、碳源添加物对Bbpks2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该基因在添加了乳糖的培养基上的表达量是其他碳源添加物的3.4倍以上,添加了牛肉浸粉的培养基上表达量是其他氮源添加物的1.3倍以上。该研究为下一步通过异源表达鉴定Bbpks2基因的具体功能,及其调控机理研究和基因资源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城乡市场供应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本文就大通县畜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浅谈如下。1取得的主要成效"十一五"期间,大通县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基础产业来抓,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狠抓畜牧业生产,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