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研究重组猪干扰素α1 (rPoIFN-α1)冻干粉针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本研究将实验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rPoIFN-α1 1.0×107 IU,每组设立对照组,于注射后间隔不同时间采血,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其血清样品中rPoIFN-α1的效价.结果表明,肌肉注射组和皮下注射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血药峰时间(Tmax)分别为2.872±0.314 h和4.000±0.539 h,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6.236±0.551 h和6.644±0.751 h,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980±2.875× 104 IU/L和1.080±0.986× 104 IU/L.静脉注射组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分布半衰期(T1/2α)为0.136±0.021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5.195±0.351 h,Cmax值为6.380±0.546× 104 IU/L.rPoIFN-α1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组清除率分别为0.930±0.132 L/h、0.677±0.228 L/h和0.879±0.210 L/h.与静脉注射组相比,肌肉注射组的生物利用度为47.82%,皮下注射组的生物利用度为35.09%.本实验结果提示这3种rPoIFN-α1的注射方法在猪体内吸收、消除较快,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rPoIFN-α1肌肉注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高于皮下注射组,消除半衰期比静脉注射组延长,可以作为替代静脉注射的一种方便和安全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观察自行研制的重组猪干扰素α1冻干粉针剂对猪的安全性。将20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组(3组试验组和1组对照组),每组5只,3组试验组分别肌肉注射低、中和高剂量重组猪干扰素α1冻干粉针剂,连续注射7 d,对照组同时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对动物基本生命体征、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组织标本病理学指标进行观察。各试验组仔猪的外表及行为特征均正常;体温、体重的变化也在正常范围之内;重要脏器如脑、肺脏、肝脏、心脏和脾脏病理解剖HE染色结果显示无器质性病变发生;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均正常。试验结果表明本项目研制的重组猪干扰素α1冻干粉针剂对仔猪无明显毒副作用,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白鼠体内重组猪α干扰素急性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急性毒性实验原则,将小白鼠分为2大组:腹腔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每组又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给药后14 d内连续观察小鼠行为活动等指标和毒性反应程度,取血作血液学检查和生化检查,以获得重组猪α干扰素初步毒性资料,并在实验结束时处死小白鼠进行剖检。[结果]各组小鼠外部表现及行为特征均正常,体温和体重的变化也在正常范围之内,内脏病理解剖无器官病变情况,血液、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该实验设定的猪α干扰素最高剂量(5.0×10^5 IU/只)及其以下剂量,均对小白鼠无明显毒性作用,在临床上应用重组猪α干扰素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小鼠体内重组犬α干扰素急性毒性反应,进行重组犬α干扰素临床安全用药试验。结果表明:在连续观察14 d内,各组小鼠外部表现及行为特征均正常,体温和体重的变化也在正常范围之内,内脏病理解剖无器官病变情况,血液生化指标检查;注射1.0×106IU/只雌性小鼠ALT为(85.2±5.2)U/L,较正常对照组高,其他各组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该试验设定的最高剂量1.0×106IU/只及其以下剂量对小白鼠均无明显毒性作用,在临床上应用该重组犬α干扰素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