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学生奶"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奶(School Milk)是在各国政府支持下.通过专项计划.向学生提供的以液态奶为主的牛奶。目前。世界上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学生奶”计划。在这些国家中.既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加拿大、日本等),也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肯尼亚等)。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城区居民乳品消费现状的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年11月的最新调查资料,对北京城区居民乳品消费现状、影响因素和消费认知观念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与2003年9月的调查资料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5对乳品消费的认知度和消费预期 5.1对“复原乳”的认识 2005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这是国家以政府监管的手段出台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这项乳品监管措施,北京城区受访者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占10.2%,听说过的占38.6%,未听说过的占51.2%.  相似文献   
4.
首先应当认识到现阶段农民家庭经营与传统的小农经济有本质的不同。这是因为现阶段农民家庭经营存在于一个全社会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宏观环境之中,农民家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不可能全部靠自己生产,而主要依靠市场供给。……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5年11月的最新调查资料,对北京城区居民乳品消费现状、影响因素和消费认知观念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与2003年9月的调查资料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产结构,二是产品结构,三是品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社会经济动因主要是,(1)国内消费需求变化的要求;(2)应对国际竞争的要求;(3)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4)使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要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原则是,(1)市场导向原则;(2)因地制宜原则;(3)经济效益原则;(4)产业化经营原则;(5)可持续发展原则;(6)动态调整原则;(7)政府指导与农民自主原则。  相似文献   
7.
根据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理论,比较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合作进程,研究京津冀都市圈合作的一般要求和农业合作的特点,比较北京农业和承德农业优劣势及农业资源情况,分析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京津冀都市圈农业合作产生的动力,考察京承农业合作的现状以及对承德农业发展和北京环境保护、水资源涵养的成效,根据京承农业合作典型案例启示,结合区域农业合作实际和发展趋势,提出京津冀都市圈农业合作战略与合作框架协议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北京郊区农村劳动力利用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京郊农村劳动力利用结构具有如下特点:①在郊区农村劳动力总量中,农业劳动力仍占有较大比重,劳动力配置与各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并不一致。②农村劳动力利用结构的区域间差异比较大,远郊区和山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多。③农村劳动力就业中出现的新矛盾导致劳动力供需总量和就业结构失衡并存。制约京郊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的长期因素包括:①第一产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②第二产业出现资本增密现象,③第三产业发展不够。④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⑤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保守。⑥外省市流入劳动力不断增加.根据京郊农村劳动力利用结构的现状和变动趋势分析,未来15年,京郊农村将从单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变到按照经济发展目标调整劳动力利用结构,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方向上,针对制约农村劳动力合理利用的长期因素需采取如下对策:①对劳动力的供求总量实施有力的调控,重点是控制住外省市流入劳动力的规模,②结合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结构,实现劳动力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③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使京郊市场与城市市场相融合。④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⑤建立计划指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机?  相似文献   
9.
李兴稼 《畜牧市场》2004,(11):21-22
一.中国奶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中国奶业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奶业资源以奶牛为主,牛奶产量占奶类总产量的90%,2002年,全国良种和改良种奶牛687.3万头,牛奶总产量为1400.4万吨。 奶牛生产区域主要由牧区、农区和大中城市郊区三部分组成。牧区饲养数量较多的是内蒙古和新疆,占全国奶牛头数的35.8%;农区和农牧结合区饲养奶牛头数超过全国总饲养头数的50%;大中城市郊区以北京、上海、天津饲养量最大。 奶类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省份为黑龙江、河北、内蒙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乳品消费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在乳品消费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济发达国家是乳品的消费主体,而发展中国家对乳品的消费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乳品消费已趋于饱和,乳品消费变化将主要表现在乳品的结构和种类上.相反,随着人口的增长、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发展中国家对乳品的需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在今后5年中,世界乳品需求增加的大部分将发生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