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利用远缘杂交将小麦亲缘种属的某些优良性状导入到小麦中是改良小麦品种的重要途径。但小麦自身带有的抑制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ph基因,使外缘基因的导入受到限制。因而利用缺失的ph基因可以得到小麦异源附加系、易位系等新的小麦品系,对于小麦的生产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本综述从ph基因的突变体与抑制基因,ph基因作用机制与分子机理和ph基因的应用三方面综述ph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麦类作物染色体遗传与进化、同源关系分析以及基因调控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羊草质量,试验对呼伦贝尔羊草群落进行切根、切根+化肥、切根+有机肥处理,利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及酸碱依次水解法测定羊草中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经切根、切根+化肥处理后羊草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升高,粗纤维含量降低,在切根后施有机肥量为105 kg/hm2时,羊草中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0.97%;粗脂肪含量亦最大,为3.53%。说明切根+有机肥明显改变了牧草中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