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密山地区7例瘤胃酸中毒奶牛的三项血液生理指标以及瘤胃液、尿液和血液中乳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患牛红细胞(RBC)增加;白细胞(WBC)显著增加;白细胞分类(WBC—DC)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尤以分叶核嗜中性白细胞显著增加;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都显著减少;乳酸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牛奶中孕酮含量.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11-α羟基孕酮琥珀酸酯(11α-OH-P4-HS),制备孕酮酶标抗原;酶标抗原与牛奶样品中的孕酮共同竞争结合固相包被的孕酮单克隆抗体,建立直接竞争ELISA反应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抗体包被浓度为1∶2 000,最佳酶标抗原工作浓度为1∶16 000,建立的标准曲线为y=-2.4598x+0.999(R2=0.996),牛奶中孕酮检测范围0.12~40 ng/mL,最低检测量为0.12 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63%和2.49%.成功建立了可用于牛乳中孕酮快速检测的直接竞争ELISA方法.  相似文献   
3.
奶牛隐性酮病是由能量负平衡引起的高产奶牛常见病,对泌乳量、乳品质均有不良影响.试验采用"酮病制剂1号"防治奶牛隐性酮病,旨在对试验奶牛泌乳量及其乳汁成分进行研究,阐明该药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随机选取产后1015 d,年龄、胎次相近,年产奶量大于6吨的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根据基础日粮精料中每头每天添加200 g、300g、400g和0 g过瘤胃葡萄糖分为Ⅰ、Ⅱ、Ⅲ组和Ⅳ组(对照组),连续饲喂20 d。通过对试验奶牛在饲喂前1 d、饲喂后10d和20d的血液代谢产物(葡萄糖、β-羟丁酸)和激素(胰岛素、瘦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Ⅱ组血浆葡萄糖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和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Ⅲ组血浆β-羟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瘦素变化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过瘤胃葡萄糖能有效的提高奶牛泌乳量和升高血糖水平,降低酮体水平,改善能量负平衡,以200 g和300 g过瘤胃葡萄糖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1预防措施烟酸烟酸是抗脂类分解和抗生酮的物质,具有降低体脂分解,降低酮体的能力。给奶牛投喂烟酸后,能调节糖、脂肪代谢有效预防奶牛隐性酮病的发生;据报道,烟酸能抗脂肪分解,能治疗早期泌乳牛酮病;奶牛因分娩可导致烟酸的暂时缺乏,此时补加烟酸可以提高奶牛的采食量并且还具有生糖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过瘤胃脂肪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汁成分的影响,选取24头试验奶牛,分为4组,每组6头。3个处理组每头每天的过瘤胃脂肪添加量分别为:Ⅰ组200g,Ⅱ组300g,III组400g,IV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Ⅲ组产奶量提高了21.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脂率未见显著变化(P〉0.05);乳蛋白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泌乳早期添加过瘤胃脂肪能提高奶牛产奶量,对奶牛乳汁成分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选取产后10~15d,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年产奶量大于6t的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6头.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200,300和400g过瘤胃葡萄糖,Ⅳ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过瘤胃葡萄糖分早、晚2次混于精料中,任其自由采食,饲喂期20d.通过对试验奶牛在饲喂前、饲喂后10d和20d的产奶量、乳汁成分的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Ⅰ组产奶量极显著升高(P<0.01);乳脂肪、乳蛋白、乳糖水平均不显著(P>0.05).表明过瘤胃葡萄糖能提高奶牛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8.
过瘤胃脂肪对泌乳早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高产荷斯坦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6头。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200g、300g和400g过瘤胃脂肪;Ⅳ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20d。在饲喂前、饲喂后10d和20d检测试验奶牛血浆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Ⅲ组血糖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浆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变化均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过瘤胃脂肪能提高血糖水平,从而改善奶牛的能量负平衡。  相似文献   
9.
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隐性酮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针对该病缺乏有效、实用的预防为主的药物。因此,本试验采用组方药物-"酮病制剂1号"防治隐性酮病,通过血液一些指标的变化,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该药防治奶牛隐性酮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牛摇摆病是由于奶牛缺铜引起的一种典型病症,是全世界第二位最常见的矿物质缺乏疾病。主要症状有走路摇摆,皮焦毛燥.下泄,憔悴,毛褪色,呈熊猫眼状。常见于放牧的幼、育成牛。该病如不及时诊治,容易导致死亡。现将大庆地区某奶牛场育成牛突发摇摆病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