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本病自在临床治疗上应用抗破伤风血清以来,疗效不断得到提高。但血清价格昂贵,需要一定的保存条件,在基层医疗单位不易推广。我们应用“抗破Ⅰ号”注射液(为本校药理教研室配制的中药制剂)治疗家畜破伤风,在临床上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破伤风是危及马骡等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应用破伤风血清等药物治疗,已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对于经过较慢,兴奋性较低的患畜治疗效果更好。但是对于恢复期的患畜往往因为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不易缓解而长时间不能痊愈;同时有些牙关紧闭的沉郁型患畜,因开口缓慢不能尽早采食而延长了病程。为了促进恢复期患畜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性胃肠炎(简称TGE)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1956年Fee和Efo等报导该病毒可在猪肾细胞培养物上传代,1963年Harada首次报导了TGE病毒在猪肾细胞培养物上能出现细胞病变(CPE)(1)。也有报导(2)TGE病毒可在鸡胚、猪肾细胞、猪脾细胞和狗肾细胞培养物内传代增殖。  相似文献   
4.
1981年11月至1982年12月,我校附属兽医院先后接收住院病犬50只,以呕吐、出血性肠炎为主症,经电流镜观察及病原分离,初步认为是由犬细小病毒所引起。现将临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吉林省“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情况。通过仔猪人工感染传代试验,分离到两株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毒株——吉毒株和梅毒株。电镜检查初步证明是冠状病毒。经用胎猪肾细胞、猪甲状腺细胞和胎猪小肠器官培养法,对吉毒株进行反复多次的分离培养试验,发现吉毒株不适应于胎猪肾细胞和猪甲状腺细胞上生长,而能在胎猪小肠器官培养物上增殖。依据本病在吉林省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病毒株的仔猪人工感染传代试验、电镜检查以及组织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结果,参照国外有关报道,初步认为吉毒株是类冠状病毒,为我国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学及其实验诊断提出了一个新的探索途径。猪传染性胃肠炎于1946年由Dogle氏和Hutchings氏证实以来,许多地区和国家相继发生本病,分布极广。对本病的诊断、免疫及病毒的性状等均有较多的研究和报道。我国于1968年起相继报道有本病发生,1973年以来开始分离病毒,进行了生物学试验和电镜检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应用组织培养细胞分离到冠状病毒。由1978年1月开始,我们从流行病学调查入手,采集疑似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理材料,进行仔猪人工感染传代试验和病毒分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分四个部分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6.
马肿瘤种类繁多,依据临床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良性肿瘤常以手术的方法根治。马的胸腔内淋巴细胞肉瘤极为罕见,且临床诊断困难,往往由于不能确诊,给经济上带来严重的损失。本文主要讨论马胸腔内淋巴细胞肉瘤的临床特征,并提出早期临床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东北地区马骡的常发病之一。1980年8月至10月初,我们收治了20例以麻痹型为主的乙型脑炎患畜。为了与类似的疾病进行鉴别,我们对这20例患畜分别在病初和恢复期做补反。补反阳性18例,阴性2例。并对自然死亡的5例患畜进行了病毒分离,共分离到两株乙型脑炎病毒。对于本病的治疗无论国内外均无特效疗法,以前我们多应用西药进行对症治疗,疗效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病的  相似文献   
8.
1982年2月中旬,某警犬队犬群中突然爆发了一种以高热、精神沉郁、鼻镜干裂、便血、肺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及采取血清作中和试验,综合确诊为犬瘟热。现将调查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