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中耳炎病只有在化脓或有脓汁流出才能发现。用中草药物局部治疗该病,5~7天即可康复。  相似文献   
2.
对妊娠中、晚期玩赏母犬的流产病进行治疗试验 ,结果表明 ,出现流产征兆的 6只母犬 ,均按预产期产仔。共产仔 2 1只 ,除其中 1只于生后第 3d死亡外 ,其余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探索了使用ELISA诊断牛东毕吸虫病的方法,并对78份阴性血清,55份阳性血清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阳性符合率达93.7%,阴性符合率达98.4%。与IHA等方法的比较表明,ELISA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5.
东北大豆蛋白质与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豆资源的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含量都比较高,变异水平也比较高,胱氨酸和蛋氨酸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04%和9.05%,大于其它地区的大豆资源,本地区拥有高蛋白和高含硫氨基酸含量的种质,吉林省的资源尤占优势。蛋白质与含硫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3112;胱氨酸、蛋氨酸及两者含量总和之间均为极显著正相关r=0.8161、0.4568和0.8869。大豆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同步提高的品质育种难度颇大,但从筛选二者高含量的种质入手,通过育种程序,逐步提高含量改进品质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6.
正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全株,广泛分布于中国、韩国和日本,生于山坡、灌丛、路边[1]。作为中医的传统药材,接骨木主要用于治疗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大骨节病、慢性肾炎等。据《本草纲目》中记载其释名为续骨木、木蒴。颂曰:"接骨以功而名。花、叶都类蒴、陆英、水芹辈,故一名木蒴。"其味甘、苦,性平,无毒,有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祛风利湿的功能,多外用于治疗创伤出血[2]。  相似文献   
7.
为制备犬流感病毒(H3N2) M1蛋白纯品,针对M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扩增产物克隆至表达载体pET-SUMO中并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诱导表达目的蛋白,探索纯化工艺,制备目的蛋白,并用Western blot检测纯化的M1目的蛋白。通过PCR成功扩增出大小为771 bp的M1基因,成功构建p ET-SUMO-M1表达载体,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量为41 kD,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纯化后获得蛋白纯品,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用M1蛋白(28 k D)免疫小鼠制备的多抗能与制备的蛋白纯品发生特异性反应,从而证明蛋白纯品为M1目的蛋白。试验制备出的M1蛋白纯品可为进一步制备通用型抗犬流感病毒抗体提供纯品抗原。  相似文献   
8.
黑米色素的提取方法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黑米色素的结构,以及黑米在国内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对黑色素提取条件进行了摸索研究,获得提取黑色素的最佳条件,并对色素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动物临床生物化学对疾病诊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它还能用于毒理学的环境监测。据报道,动物临床生物化学提供的信息可推测化学防御体系的存在。在毒理学中,临床生物化学校用于寻找不同的毒性作用,通过实验动物试验,评估异性物质(例如:杀虫剂、人或兽用药)的毒性。当涉及环境时,临床生物化学被用来研究内分泌调节剂在各种不同物种中可能产生的效果,这是当今环境的主要方面,它还能帮助评估对鱼类污染的作用。从临床生物化学中所获得的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在所有的动物中,有一个以许多机制为基础的化学防御系统,可有效率地对这种类型进行攻击。这种防御系统与免疫系统有许多类似之外:毒性作用可表现为出生时的未成熟性、诱导性、特异性及当剂量太高时的溢出性。而且,这个系统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刺激的概念,刺激在最近的几个内才得以发展,说明在许多情况下,低剂量的有毒物质对关键的过程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