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4年从法国引进原种利木赞牛改良当地复州牛以来,辽宁省普兰店市现已形成存栏量12万头年出栏量5万头的利木赞改良牛规模。调查发现,普兰店地区多年通过推广利木赞牛人工授精技术,母牛群的外貌和体尺指标都与利木赞原种牛相接近,而显著优于复州牛。但由于长期缺乏完善的系谱登记制度,且饲养管理水平低,使得改良牛系谱混乱,遗传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建议当地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建立利木赞改良牛个体身份标识系统,同时加强营养供应,为我国利木赞牛品种或专门化品系的培育打下基础,并为实施全国肉牛追溯体系提供可用的信息,以推动肉牛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生鲜乳收购站建设规划(2009-2012)》的数据显示,2009年,辽宁省奶牛存栏35.9万头,其中存栏2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户)2824个,占全省奶牛存栏总量的51.2%,生鲜乳年产量达120万吨,排名全国第九位,  相似文献   
3.
半胱氨酸是一种半必需含硫氨基酸,其代谢途径涉及多种酶和产物,在调节生物体营养吸收、免疫功能、肠道修复和缓解氧化应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动物营养学、细胞免疫学中针对半胱氨酸的研究,极大地提升了其在农业生产实践运用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生物体内半胱氨酸来源、代谢途径、代谢产物以及半胱氨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在动物生产、免疫代谢及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以期为半胱氨酸在动物饲料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奶源供给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业是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涉及国计民生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也对国内乳制品发展造成了极大冲击。近一时期,原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分析了辽宁省饲料生产及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并指出了现阶段饲料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全省饲料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N-羟甲基蛋氨酸钙(N-hydroxymethyl methionine calcium,N-HMM-Ca)对荷斯坦奶牛血清含氮物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试验选用胎次、产奶量和泌乳天数相近的3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5%、0.30%、0.75%和1.50% N-HMM-Ca,预试期14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①日粮中补充N-HMM-Ca对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第14天,1.5%组血清肌酐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2天,1.5%组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0.75%组尿酸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②第14天,0.15%组血清中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及总游离氨基酸浓度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试验第42天,0.15%组血清中精氨酸、胱氨酸及总游离氨基酸浓度最高。0.30%组血清中谷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浓度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综上所述,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5%、0.30% N-HMM-Ca对泌乳期奶牛血清含氮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且添加0.15% N-HMM-Ca能够显著提高泌乳期奶牛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综合考虑,N-HMM-Ca的添加量以0.15%为宜。  相似文献   
7.
2017年,辽宁省下发了关于《全省推进"无抗"养殖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在全国率先提出"无抗养殖"理念,并为此开展了大量工作.2018年4月由原畜产品安全监察所牵头成立了"无抗养殖课题领导小组",并于2018年9月由畜牧兽医局组织开展了"无抗养殖"技术及政策相关工作调研.  相似文献   
8.
9.
大豆浓缩蛋白(soybean protein concentrate,SPC)的酶解多用于改善SPC的功能特性,且酶解过程以高水量液态酶解为主。为了降低酶解的生产成本,提高SPC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及利用率,本试验在较低水量条件下,以不同的料水比、酶添加量、pH值、酶解温度为工艺参数,采用两种不同的蛋白酶对SPC进行酶解,考察水解度和酸溶蛋白含量等指标,研究降低水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以期在控制加水量的同时,实现提高酸溶蛋白含量及降解抗原蛋白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料水比为1∶1.5(g∶mL)、酶解时间为6 h时,蛋白酶A的最适条件为酶添加量3%、pH 9.0、50℃;蛋白酶B的最适条件为酶添加量0.8%、pH 6.5、50℃。采用两种蛋白酶的最适酶解条件酶解SPC,当料水比从1∶0.5增加到1∶2时,水解度和酸溶蛋白含量均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逐渐变缓。当料水比为1∶0.5时,蛋白酶A酶解SPC,水解度为3.7%,酸溶蛋白含量为7.4%;蛋白酶B酶解SPC,水解度为4.0%,酸溶蛋白含量为6.7%;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此时SPC中抗原蛋白条带即可实现明显降解。因此,在低水量酶解条件下,可以显著降解SPC的抗原蛋白,提高水解度,从而改善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日粮铜(Cu)、钼(Mo)添加水平对辽宁绒山羊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选用18月龄体重相近,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辽宁绒山羊羯羊12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成4组,每组3只。试验分为Mo 0处理和Mo5处理,Mo0处理日粮是在基础日粮中不加Mo,Mo5处理日粮是在基础日粮中加Mo(DM)5 mg/kg,每期设4个Cu水平,即0、20、30、40 mg/kg。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Mo 5 mg/kg显著降低了瘤胃液的pH,而显著提高了氨氮浓度、乙酸和总VFA浓度(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对瘤胃液pH和氨氮浓度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乙酸、丙酸、总VFA的浓度(P<0.05);铜钼互作对氨氮浓度、乙酸、丙酸、丁酸及总VFA的浓度影响差异显著,对pH影响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当日粮中添加Mo为5 mg/kg,Cu为20 mg/kg时,有最适宜的瘤胃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