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土壤水分是保证农作物健康成长的根本要素,也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土壤水分环境下,农作物的发育和产量会产生巨大的差异。我国北方土壤条件大多以黄土为基本的母质,因此其土壤本身蓄水能力和蓄肥能力也都较强,为农作物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近些年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壤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土壤资源受到严重影响,秸秆还田技术是当前改善农田生态作物成长环境的有效措施,本文就针对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及施肥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提高母猪繁殖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县畜禽良种养殖场仔猪场是思茅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现代化种猪场,具有存栏母猪400头,年提供仔猪7 000~8 000头生产规模的生产能力。多年的生产实践,生产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母猪年平均产仔胎数达到2·2胎,平均每胎产仔数11头,每头经产母猪年提供仔猪24头,仔猪35 d断奶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出现呼吸异常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近年来,我县的部分乡镇流行过该病,笔者曾在规模养猪场作过技术指导,对该病防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采取免疫预防、对症治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在此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饲养哺乳母猪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泌乳力,加快仔猪增重,提高哺乳成功率,而泌乳力是影响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的关键因素。普洱县城郊的一个个体养猪场具有存栏母猪120头、年出栏商品仔猪1800头生产规模,主要饲养“DLY”猪种。在饲养管理中,哺乳母猪泌乳力低、哺育能力不强、仔猪成  相似文献   
5.
李润兵 《云南农业》2005,(10):12-12
特高黑麦草是美国百绿集团培育的四倍体一年生禾本科牧草,性喜温凉湿润气候,秋末播种,冬春季割草利用,具有抗寒性好、不易倒伏、发芽快、再生迅速和高产的特点,是目前栽培牧草中最好的牧草之一。我县于2001年从云南绿盛草业有限公司引种试验示范推广,至今累计利用冬农闲田地种植黑麦草333.3hm^2(5000余亩),为弥补冬春草枯饲草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冬农闲田地种植黑麦草.进行冬季农业开发.由过去“粮——经”二元种植转变到“经——粮——饲”三元种植.推动了种养结构调整,促进了以猪鸡耗粮型为主逐步向种草养畜节粮型发展。在普洱推广种植黑麦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特高黑麦草是美国百绿集团培育的四倍体一年生禾本科牧草,性喜温凉湿润气候,秋末播种,冬春季割草利用,具有抗寒性好、不易倒伏、发芽快、再生迅速和高产的特点,是目前栽培牧草中最好的牧草之一。我县于2001年从云南绿盛草业有限公司引种试验示范推广,至今累计利用冬农闲田地种植黑麦草333.3hm2(5000余亩),为弥补冬春草枯饲草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冬农闲田地种植黑麦草,进行冬季农业开发,由过去“粮———经”二元种植转变到“经———粮———饲”三元种植,推动了种养结构调整,促进了以猪鸡耗粮型为主逐步向种草养畜节粮型发展。在普洱…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11月 ,普洱县某养鸡专业户的一批商品蛋鸡发生了一种以显著消瘦、腺胃肿大和出现肿瘤为特征的传染病。其发病持继半年 ,产蛋下降明显 ,死亡率高达 5 0 %以上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马立克氏病 (MD) ,现报告如下。1 病情及症状2 0 0 1年 8月 2 9日某专业户从省内某鸡场引进 6 2 0 0羽商品蛋鸡 ,引入时雏鸡体质及健康状况良好 ,育雏成活率高达99 5 %。鸡群于 2 0 0 1年 10月 10日转育成 6 170余羽 ,采用网上平养。鸡群至 70日龄开始发病 ,死亡数从每日 3~ 5羽逐日增加 ,至 9…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是保证农作物健康成长的根本要素,也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土壤水分环境下,农作物的发育和产量会产生巨大的差异。我国北方土壤条件大多以黄土为基本的母质,因此其土壤本身蓄水能力和蓄肥能力也都较强,为农作物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近些年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壤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土壤资源受到严重影响,秸秆还田技术是当前改善农田生态作物成长环境的有效措施,本文就针对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及施肥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