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加查县为研究背景 ,分析了该县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即自然因子变率大 ,农业自然灾害多 ;耕地质量差 ,水土流失严重 ,农业生态系统脆弱等。结合加查县具体自然、社会特征 ,探索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①调整种植业结构 ,发挥土地生产潜力 ;②改良土壤 ,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和保水保墒能力 ;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建立加查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综合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市高淳桠溪镇生态慢城为研究对象,应用条件价值法(CVM),基于问卷调查,以生态系统服务支付为突破口,分析政府、当地居民、游客等不同个体对生态系统服务支付(PES)的认知及支付意愿,通过构建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影响个体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分析发现,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当地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支付体系的了解都非常少,这需要环保与建设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本地居民对于生态建设的关注度较低,对生态建设的支付意愿更加低,仅有部分农户愿意拿出收入的2.5%支付生态服务系统,84%的被调查农户认为生态建设是政府的责任.基于此,研究认为,桠溪镇未来生态建设中应加大居民的参与度,采取自下而上、农户参与式生态建设的途径,增进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支付的认知,提升个体对地方生态建设及生态服务系统的支付意愿,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建成以生态立足的国际慢城.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加查县农业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基础上,立足自然、社会和生态因子评价县域农业生态系统现状,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加查县自然、社会特征探索了该县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的思路和途径,包括产业、工程改良、管理等措施;从而有效减少区域水土流失,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功能,为县域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提供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大别山区罗田县巴河流域为例,分析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认为这一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为流域中段丘陵区,以坡耕地的面蚀为主;依据流域系统结构的内部差异提出分层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即上段以保护为主,中段治理为主,下段开发利用为主,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以延长土地覆盖期限为目的的旱地作物经营模式,基于水土保持型农业的特征与概念, 论证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效益,即随着中段旱地作物经营模式的改变,特别是随着土地覆盖期的延长,水土流失量将大大降低,农业结构调整对控制区域水土流失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高寒牧区退化草地生态治理是实现我国新时期生态与环境建设目标的基础与前提之一。本研究以西藏纳木错流域为案例区,综合考虑纳木错景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背景,基于354个牧户调研数据,在构建ⅣProbit计量模型的基础上探讨牧户草地生态治理行为特征及选择因素。研究发现:1)牧户旅游业参与度影响其草地生态治理意愿和行为,参与旅游产业的牧户具有更高的退化草地生态治理意愿;2)纳木错流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乡村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水平,是高寒牧区退化草地生态治理的主要驱动力之一;3)从农户微观角度和微观行为出发、自下而上的乡村治理路径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与前提。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欠发达地区以提高农户参与率为前提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是有效提升乡村退化环境生态治理成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产量和利润最大化理论,基于随机抽样调查构建多元选择模型,探讨不同类型牧户放牧决策差异及导致牧户过度放牧的内在机制,分析牧民家庭收入、畜牧业科技推广、草地管理投入、牧户兼业行为和风险意识等变量对牧户放牧决策的影响,模拟不同政策组合下过度放牧牧户降低牲畜存栏量的意愿。研究表明,1)牧户生产决策受畜产品价格影响大,然而,不同质量畜产品价格差异小,导致牧民忽略畜产品品质而过度追求存栏量,引致草地禁牧政策失效;2)牦牛饲养比重对牧户减少牲畜存量的边际倾向值最大,比重每增加1单位,牧户意愿降低牲畜存栏量5.684单位,由于牦牛饲养草地需求较多,对是否降低存栏量敏感;3)大部分牧户倾向于选择经济效益,寻找兼顾生态与经济,能够有效提高牧户参与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是未来西藏牧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策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刘爱军  刘宣东  李祥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69-11670
水稻是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存在新品种推广规模不大、品种抗性差、产业拉动性不强等问题。分析了江苏生产水稻的生态适宜性和区域优势,提出了水稻优势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