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丽娟  李立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70-12173
[目的]对台湾甜象草的染色体进行识别并对该物种基因组的结构及进化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改进的火焰干燥法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台湾甜象草中期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粒的位置及随体的数目进行分析,建立了台湾甜象草的经典核型。并根据各条染色体对4,6-二氨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的深浅度不同,参考DAPI对核物质的染色特点,了解各染色体上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的分布特点。[结果]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rDNA定位,得到2对45SrDNA的信号,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一对5SrDNA信号,位于9号染色体的长臂。确定了台湾甜象草的核型是2n=28=10sm+12m(4SAT)+4st+2T,为2C。[结论]为染色体的识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导入外源DNA片段的花生根瘤菌高效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柯斯质粒pLAFR1为载体先构建快生型花生根瘤菌85-7菌株总DNA的基因文库。在协助质粒pRK2013帮助下用此基因文库分别同菌株85-7和另一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菌株C02-5作三亲本杂交。转移接合子接种沙培条件下生长的花生,通过结瘤试验初筛选和复筛选,共筛选出3株工程菌HN11,HN12(以85-7为受体)和HN13(以C02-5为受体)。其每植株根瘤的固氮酶活分别比出发菌株的提高302%(  相似文献   
3.
王永芬  席磊  李立家 《中国家禽》2006,28(10):18-20
通过对12株100%耐庆大霉素的多重耐药菌株的质粒提取,电泳检测和转化试验,成功获得了2株由质粒介导的耐庆大霉素的多重耐药菌株。结果表明:同一质粒可编码一个至数个耐药性基因,不同质粒可以携带相同的耐药性基因,并且这些质粒可以传递多种耐药性。证明了菌株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是由耐药性质粒介导的,细菌的抗药性与耐药性质粒的转移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黄早四自交系为材料,采用生物素标记的染色体原位杂交对与大斑病抗性基因Htn1紧密连锁的两侧2个RFLP标记UMC84和UMC30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UMC84和UMC30探针都同时与第8和第6染色体杂交,平均信号检出率为14.7%。UMC84和UMC30在第8号染色体长臂上杂交信号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38.26±1.97和37.92±3.48。在第6号染色体长臂上杂交信号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33.58±3.28和34.96±2.13。这些结果说明UMC84和UMC30之间的物理距离相距很近,以此推断UMC84或UMC30的位置所在区域应该是Htn1所处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了一种快速制备DNA纤维的方法,用端粒DNA在玉米纤维上进行物理定位。[方法]采用刀切法从玉米嫩叶中提取细胞核。以端粒DNA为探针,在玉米DNA纤维上进行伸展DNA纤维的荧光原位杂交(Fiber-FISH),研究端粒DNA重复序列在玉米染色体上的拷贝数。[结果]用刀切法提取玉米细胞核,提高了核的完整性,并改善了DNA纤维的制备效果。玉米细胞核裂解的最佳时间为8~9 min。玉米的Fiber-FISH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信号为伸展的念珠状长链,玉米各条染色体端粒DNA的长度为7~103μm,各染色体端粒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存在显著差异(为15~230 kb)。[结论]玉米各染色体中端粒的长度可能不同,而且随着玉米生长及环境的变化,各条染色体端粒DNA长度的变化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玉米(Zea mays L.)两个广谱抗病基因rip和pal 1的原位杂交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玉米自交系黄早四为供试材料,采用cDNA为探针,对低拷贝小片段的rip和pall基因进行了定位。用生物素标记和相应的酶联级联放大检测系统,在第8和第3染色体长臂上检测到rip基因的杂交信号,信号与着丝粒百分距离分别为23.66±1.32和72.47±3.16。在第5和第4染色体长臂以及第2染色体短臂上检测到pal l基因位点,信号与着  相似文献   
7.
从河南省32个县市的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死鸡中,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93株,分别对各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本省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为O78、O1、O2,分别占定型菌株的35.14%、18.92%、13.51%,菌株生化鉴定的结果与其致病力强弱和血清型无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