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周期对不同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3种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植物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揭示苜蓿秋眠性的调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FQ-PCRSYBR-GreenI方法,在人工气候室,以美国苜蓿秋眠级标准对照品种Norseman(FD,秋眠型苜蓿,秋眠1级)、Dupuils(FD,半秋眠型苜蓿,秋眠5级)和CUF101(FD,非秋眠型苜蓿,秋眠9级)为材料,设计4个不同的日照长度梯度(7,10,13和16h/d),对其植株处理35d,测定叶片中光敏色素(PHYAPHYB)mRNA 表达量,采用(ELISA)试剂盒法测定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赤霉酸(GA)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PHYA PHYB 在短日照条件下合成量大,其中以Norseman表现最为明显。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叶片中的GA/ABA、ZR/ABA和IAA/ABA均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而增大;短日照条件下3种秋眠型苜蓿ABA的合成量均为最大,GA的含量最低,生长严重受到抑制。可能PHYA PHYB 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内源激素GA3、ZR、IAA、ABA合成量,进而调控了苜蓿的秋眠。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光敏色素如何响应外界环境及作用机理,并探讨其与苜蓿(Medicago)秋眠性的关系,以田间自然生长条件下的不同秋眠类型紫花苜蓿标准对照品种Norseman(FD1), Archer(FD5)和CUF101(FD9)为材料,应用RT-PCR测定在6月、8月、9月、11月采集的叶片PHYA和PHYB mRNA含量。结果表明:从6 月到11月,随着光照时间的逐渐缩短和温度的降低,3个不同秋眠类型紫花苜蓿品种PHYA和PHYB的mRN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PHYA mRNA含量比PHYB mRNA的含量高;除了6月份,其他月份均是随着紫花苜蓿秋眠性的提高,PHYA和PHYB mRNA表达呈上调趋势,且不同秋眠类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据此推测PHYA和PHYB在苜蓿响应外界环境改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二者基因的转录受光周期与温度因子的调控,且随着光周期的缩短与温度的降低其mRNA量升高,PHYA和PHYB很可能参与了光周期与温度对紫花苜蓿秋眠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杜红旗  李晨阳  田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20-10420
[目的]提高大肠杆菌DH5α转化效率。[方法]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将5μl的质粒或连接产物加入含有100μl的感受态0.2mlPCR管和1.5ml的离心管中,0.2mlPcR管设置热休克时间梯度和1.5ml的离心管热休克时间90s,对大肠杆菌DH宴“转化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0.2mlPCR管转化效率高于1.5ml的离心管,且0.2ml PCR管热休克30S时最高。[结论]采用此方法提高了大肠杆菌DH5α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蓝光受体CRY2B过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日照是影响苜蓿秋眠性的主要因素,即光周期效应。根据转录组测序的结果,对主要的蓝光受体隐花色素CYR2 B基因和苜蓿秋眠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从光受体途径来揭示苜蓿秋眠性调控机制,本试验首先克隆紫花苜蓿1级品种‘驯鹿'隐花色素CRY2B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696~2553 bp),设计1对含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CRY2 B-F,CRY2 B-R,通过多次酶切和连接,将克隆目的片段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3301上得到重组载体p CAMBIA3301-CRY2B,成功地构建了紫花苜蓿CRY2B的过表达载体,并利用农杆菌介导p CAMBIA3301-CRY2 B成功转化苜蓿植株,为进一步研究CRY2 B调控苜蓿秋眠性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6.
用科学发展观探索水稻直播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国内外有发展水稻直播栽培的趋势.近年来黑龙江省也悄然出现,且节水、高产、高效.为此笔者呼吁应以科学发展观探索直播栽培,加强研究.冲破我省以前形成水稻直播栽培“低产、危险”的戒律.向高度机械化、集约化水稻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黄酮的提取与纯化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eL.)黄酮的提取与纯化工艺,采用不同乙醇浓度和不同pH进行提取,然后用不同来源和型号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以得出苜蓿黄酮的最佳提取和纯化方法.结果表明:30%乙醇、水浸提(pH为7.5)对紫花苜蓿黄酮的浸出率最高,分别为0.46%和0.49%,pH在9.0时所得提取物黄酮含量最高为1.61%;pH为2.2~2.4时,对紫花苜蓿黄酮有最好的沉淀效果,所得沉淀物中黄酮含量为9.80%;9种型号的大孔树脂中DS-17对乙醇提取物中紫花苜蓿黄酮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所得提取物黄酮为5.87%;在大孔树脂对碱溶酸沉提取物中黄酮的分离中,2组试验均以DM130的效果最好,所得分离物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4.25%和29.35%.  相似文献   
8.
研究应用RNA-seq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确定了一个热休克同源蛋白70-2(MsHSC70-2)基因以及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紫花苜蓿不同季节和不同器官中MsHSC70-2的mRNA含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mRNA序列含有2 025bp,开放阅读框1 950bp,编码649个氨基酸,该基因的蛋白分子量约70.97kDa,等电点4.74。同一器官不同季节MsHSC70-2mRNA含量不同(P0.05),夏季时不同器官间含量存在差异(P0.01),该基因在根、茎、叶和顶芽中的表达趋势从四月份到九月份都是先升高后降低,表明MsHSC70-2的表达受日照长度和温度的调节,其表达量变化影响了各器官的生长发育,高表达促进苜蓿的生长发育,低表达抑制苜蓿的生长发育,该基因表达的降低可能参与秋眠型苜蓿秋眠的发生。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紫花苜蓿HSC70-2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温度对不同秋眠型苜蓿(Medicago sativa)光敏色素表达量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3个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设计5个不同的温度梯度(6,12,18,24和30℃)处理35d,测定叶片中光敏色素和植物激素的含量,分析温度与苜蓿秋眠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半秋眠、非秋眠型苜蓿相比,秋眠型苜蓿Norseman(FD1)叶片中的PHYA表达量低,且有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非秋眠品种CUF101(FD9)在低温(6℃)和较高温度(24和30℃)时PHYA表达量较低,12和18℃时含量较高;Dupuils(FD5)在各个温度条件下变化不大。温度对苜蓿品种Dupuils(FD5)和CUF101(FD9)中PHYB含量无规律性影响,但Norseman(FD1)从低温到高温的PHYB表达量呈明显的递减趋势,低温有利于PHYB基因的表达。在适合于苜蓿生长的温度条件下,叶片中GA3,ZR和IAA含量较高,低温(6℃)和高温(30℃)时上述生长激素含量下降。因此,苜蓿的秋眠性受温度影响,PHYA和PHYB对苜蓿的秋眠有调控作用,低温和高温不利于生长激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秋眠时期秋眠型和非秋眠型苜蓿(Medicago sativa L.)顶芽中各自特异表达蛋白,鉴定其在苜蓿生长和秋眠中的功能,同时证明常规高通量筛选差异蛋白不包括特异表达蛋白,本研究拟分析秋眠时期秋眠1级苜蓿标准品种'M averick'和9级苜蓿标准品种'Cuf101'顶芽蛋白质组结果中各蛋白在两品种顶芽中是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